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书信中如何说理方能动人?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钟雨辰

书信中如何说理方能动人?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王伯美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书信写作的基本规范

2.学生能够在书信写作中有条理地说理

3.学生在书信写作中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作文课探讨的主题是:书信中如何说理方能动人?我们探讨这个主题的背景呢,是因为我们刚在上周六的测试中完成了一个任务,就是写一封信件。并且我们还利用本周一的晚自习重新写了这封信。我们首先再次回顾一下这个任务。

请以家长的口吻,给这个七岁的孩子写一封信,讲明父母这样做的道理。

或者请以网友张华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评价。

很显然,这封信,是要求我们讲一讲道理的。那么我们在信中所说的道理,所进行的评价能否为收信人接受呢?在书信中如何说理方能打动对方呢?结合我们的同学已经完成的信件,我们今天一起来深入探讨。

(二)高考真题回顾

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关心:高考,有可能考信件吗?在高考考场上,我也需要通过信件来说理吗?在这里,我也郑重回应一下。高考考信件,其实已经考了很多年。我们不妨也来回顾一下。

2015年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8年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全国卷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探讨:在书信中如何说理,方能动人呢?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1.欲动人,先规范

高手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亲爱的高三学子:

见字如晤。

愿你无论历经多少挫折和磨砺,都拥有永不言弃的少年意气和不断前行的力量成为穿透风雪的一束光。百草回芽,否极泰来,2020,我们一定能赢!愿你终遂心愿成为一名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4日

致所有正在奋斗的高三学子:

正值岁晚律回,春意萌启之际,北京大学招生办向各位同学送上最深切的关心和最真诚的企盼!

青春有期,我们不见不散!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4日

亲爱的高三学子:

展信佳。

纸短情长,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愿你我相聚珞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7日

 

2.晓之以理:认识有高度,思维有深度

在一般人思考停止的地方,你不妨朝前再跨一步,多想一想,虽然有可能因为你的“多想”,事物变得比较复杂,可是你的思维可能因此比一般人深刻、全面。

任意聊一个话题,沿着事物内部各种脉络无限地延伸下去,借助各种联系看到盘根错节的现象,这就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无数可以言说的内容。

                              ——王栋生

多想一想:

这个事件最初是由家长以“宇兄宇弟”的网名在个人抖音号上发布的,为什么这个事件能上热搜?其背后折射了哪些社会现状?

孩子妈妈陈女士说“必须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这个错误的严重程度如何?高空坠物,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是凶手?

除了“勇于担当,承认错误,严格更是一种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网友,你会因为看到这条新闻给孩子的父母写信吗?哪些人有可能与孩子父母进行互动,他们会关注什么?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觉得在这些补偿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做些什么,如果处理不当,这件事对孩子是否有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如果在你7岁时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会怎么看待父母的做法?当你看到专业人员在清理墙面时,除了你的错误,你可能还会想些什么?

3.动之以情:有同理心,有共情力

陈女士其人:

熊孩子真容:

陈琳,90后,家有二娃,都是男孩子,平时就爱用抖音记录俩儿子的日常。从拍摄的其他有关儿子的短视频中可见:俩宝贝活泼好动,也很“淘气”。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也日常在线。

孩子在家里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阳台上的一瓶墨汁,从楼上泼到楼下。

范文推荐

《儿子,你做的“铠甲”妈妈收到了!》

(四)总结:

关于动之以情,你从中有哪些收获?

明确: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五)教学反思:

整节课上下来,基本是流畅的,也基本解决了学生在书信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应该得益于在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试着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小台阶。在课前给学生推送了大量的针对性的资料,从而帮助学生在进行专题阅读的基础之上再来进行写作实践,在后面的作文教学中可进一步来推进,争取成为常态化,形成序列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