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工作计划>>文章内容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9-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第五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校是教师发展处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要求,根据校地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科学发展,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我校的地理课程实施水平。建立教师教研合作体,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二、学期具体工作计划

1.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继续深入学习《教学常规》,规范教研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照相关规定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科院及校师发处、课程处布置的各项任务。认真开展每周的备课组集备与每月的教研组大集备,认真选择集备的内容,认真反思发现的问题。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重课堂教学反思的环节。

2.深入研究新高考、新教材。

本学年,三个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新高考,高一年级使用新教材,需引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稳妥地深化课程改革工作。发现、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群策群力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高一年级:结合学校学生特点,以人教版必修地理1的新教材为基础,探寻教学适宜的难度,加强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补充,突出主题与问题情境的创新,贴近生活,增强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习习惯,加强探究、合作学习意识。

高二年级:面临选择性教材的学习与必修1、2教学内容的合格考学习的时间、难度的调整问题。选择性必修的相关内容,需加大教学难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回归学科本色,遵循“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面临和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主题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对某些人类活动进行反思,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

高三年级:第一届面临新高考,需加强信息的收集能力,及时了解新高考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计划。高考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要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原理和规律。但万变不离其中,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出自构成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或理论主体范围。

3.夯实青年教师基本功。

本学期地理组教师增加为12人。一位退休返聘教师,两位教师50岁以上老教师;六名教龄在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三名教龄10年以上的成熟教师教科研工作压力巨大。成熟教师的比重偏低,高三教师课务繁重。有4人分别担任高二、高三年级班主任。因此,需要统筹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各类活动,既要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又要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特别是要关注青年教师的稳步成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高中教师优质课评比、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校际研究课等活动,抓住机会,提升基本功,力争在今年的高中地理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再获佳绩。

(1)课堂设计:本学期原定有省高中地理评优课,以此为引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提升。严格执行日常师徒结对的听课要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市高中地理评优课的选拔,力争优异成绩。

(2)组织活动:随着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除师徒结对落实听评课外,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3)解题能力:放寒假之前就开始督促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开学后,要求青年教师完成高三年级每一套各地模考试卷。

(4)基本功训练:在每周的集备活动中加入基本功的训练,如说课、板图、板书设计等。

4.以“每周一课”为抓手,落实主题研修。

教研组以主题式“每周一课”为抓手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有序进行“四位一体”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及时上传学科网。

(1)研修主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

(2)负责人:胡方晓(校高端教师培养对象)

(3)研究计划:

a.理论学习:项目研究负责人向全组教师推荐相关的学习文章,针对推荐文章的学习集中谈学习感想。

b.课例分析:文章的学习落实到具体课例的分析,由负责人通过文章学习进行课例分析,课例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分析他人的。

c.开课研讨:研究主题开设组内每周一课。

8月31日,由何飞在高二年级开设开学第一课;其他教师的开课时间、课题、班级待定。

d.反思总结:经过学习和实践,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地理核心素养),鼓励组内各位老师积极撰写各种教育教学文章。

5.有序开展各类课题的研究

(1)省级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新的研究课题,由胡方晓老师主持,进入理论学习阶段。本学期将依照要求有序开展相关研究。

(2)何飞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地理实践力在研学中的研究》通过中期评估。本学期将继续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适时进行材料汇总,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改进。

(3)第二批教师工作坊工作的继续开展。何飞老师的“锤子工作坊”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李丽萍老师的“BYOD(自带设备)工作坊”则是研究手机App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两位教师及时上传相关活动内容,现作为校级课题准备评估。

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6.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计划

(1)第二届“地质模型”制作活动,在高一年级开展。

(2)第十四届“全国地理知识科普大赛”,将组织高二地理选修班参赛。

(3)在高二地理选修班开展的“图识天下”活动,由于我校选修学生的急剧增加,正在重新设计比赛方式,调整补充竞赛试题。

(4)研发新的校本课程。胡方晓、刘婷婷两位老师共同研发《电影与地理》校本课程,在高二学生中深受欢迎。

(5)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有序开展。

在高一年级开展《雏鹰救援》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已经参与了三年常州市的比赛,分别获得特等奖、三等奖、二等奖。获奖与否在于精心的选题与日常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持之以恒的做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