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思路
坚决贯彻落实《常州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常州市“十二五”教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手段,以课堂研究为抓手,加强对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考试命题质量的研究,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力求在新形势下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学习新课标。高一面临新高考改革,高一化学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每月组织化学组教研活动,全体成员认真研读2017版课程标准,领悟化学学科的培养目标。比较新老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差异,探求新课标与老教材的有效结合,将老教材有关内容整合教学。明确并重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在课堂教学落实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2.重视每周一课。每周一课研究主题:创设问题情景,提高教学有效性。每周一课开设重视课前、课中、课后每一环节,确定每一环节的任务,并安排落实。 课前——上课教师:确定开课主题,围绕教学目标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精心设计教学。
课中——上课教师:结合研究主题,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落实,并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传输自己的教学理念。
听课老师:在现场中感知,在情景中学习,在观察中思考
课后——上课教师:在化学组教研活动时作为主讲人,围绕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教学中,谈谈自己的课堂设计。
听课教师:评课议课
3.加强对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团队合作,互助共赢,制定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三、工作业绩
(一)教学研究
1.认真落实“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围绕研究主题“如何开展问题情景式教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口更小的研究问题,如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的展开、问题的分层设置、实验探究问题等。每位老师将自己的研究问题和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联系起来,通过问题设置提升学生化学素养。本学期化学组开课率100%。
2.组织化学组教师撰写“教后记”。我认为教后记研究的内容可以是最近所上的新课,也可以是以往所上的印象深刻的老课或曾经很成功的一堂课。因为撰写教后记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或问题的研究自我反观,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3.组织各备课组对各年级的优秀教案、学案、PPT、单元练习、阶段练习、错题集等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做好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特别是高三化学和高二选修化学,只有一个物化班,备课组只有一个老师,这时就体现了我们化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团体,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我们会把这一届所有的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届物化班,虽只有一个人教学,但绝不是孤军奋战,会有人不断打气、提点、切磋。
(二)考试研究
1.加强研究高考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新特点、新要求,研读考试说明,在复习备考中有更科学的备考策略和复习方法。学测合格率100%。高考达B率创近年来新高。
2.关心、研究兄弟学校间的阶段测试、模拟测试,做好交流和分享。
(三)竞赛工作
高二年级组织物化班学生参加高中奥赛,有4人进入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