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 | 英语 | 开课主题 | 习题讲评 |
研究主题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 ||
开课教师 | 汪洁 | 开课班级 | 高二(3)班 |
开课时间 | 2020年6月29日 (周一上午第3课) | 开课地点 | 弘毅楼301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强调三个方面,即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意义和意图方面的表达。所谓的批判性,并不是去一味地批评,或者说是直接提出反面的意见。所谓的批判就是强调理性思考,包括我们所说的reasoning要善于提出疑问,而不应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接受所有的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善于提出问题,善于通过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或者评价他人的观点是否合理、可信。学生只有具备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真正在语言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这三种思维特征的强弱就反映了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低。 | ||
课后评价活动记载 | |||
课后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教学反思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做好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想要做好高中阅读理解涉及到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性哪,下面本人总结几点: 一、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故事类文章时,可以 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 最后提问推断归纳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 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紧扣教材, 层层推进, 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 解答的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引导,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学生踊跃参与,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 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 也不能“满堂问”, 学生能讲的, 要尽量让学生讲; 学生能动的, 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譬如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 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 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
栏目列表
高二英语组第十八周每周一课
汪洁——习题讲评
发布时间:2020-07-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祎明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