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 综合题能力训练
---- 二模试卷综合题讲评课教案
【导入】
一、对策措施类历年考试题统计分析
年代 | 试题 | 分值 |
2017 | 3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 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6分) | 10分 |
2018 | 24.概述黄土高原地区合理开发能源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32.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概述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4分) | 10分 |
2019 | 27.提高我国提高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 6分 |
二、评价类历年考试题统计分析
年代 | 试题 | 分值 |
2016 | 24.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4分) 27.简析这一变化对该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利影响。(4分) |
8分 |
2019 | 24.从印度尼西亚的海洋资源、农林产品、能源矿产角度分析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合作的可行性(8 分) | 4分 |
【新课】
一、真题回顾
1. [2019 --真题](二)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征,天然气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种。常规天然气储量有78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储量有132亿立方米。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程度低,技术要求高,所以我国还在起步状态。我国煤炭占比以前在60%左右,天然气在7%。目前正致力于增加天然气的供应、减少煤炭的使用,预计2030年将煤炭在40%,天然气在16%。
2.[2019--真题](三)印度尼西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印度尼西亚一带一路发展蓝色航线,有三条航线一定要经过印尼。对于一带一路,合作,造东西,印度尼西亚璞玉敞亮,森林覆盖率达 7%,鱼类捕捞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比重,纸张、鱼类和经济作物占比高(图)。
32.从印度尼西亚的海洋资源、农林产品、能源矿产角度分析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合作的可行性(8 分)
[答案]海洋资源: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渔业(捕捞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 能源矿产: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开展能源矿产领域的合作既可以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又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农林产品:印度尼西亚森林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种类丰富,满足中国初级农产品的需求,缓解中国土地资源压力;互补性强,既能满足各自国民需求,带动两国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开级与优化, 双方的合作前景光明。
二、答题“三步法”
第一步,把握设问词,确定问题类型
从设问中找准设问词,结合材料确定要针对的问题类型,常见问题类型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人口、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二步,结合材料,寻求原因进行措施分析
措施总是针对现象提出的,因此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地理现象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寻找措施。
第三步,简洁、准确、全面分析
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 主要应从改变人类活动方式,上来寻找措施;二是所提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不要太局限,要点应尽量全面。
紧扣问题,把握关键词,做到简洁、准确,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对点训练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有两个紧紧相邻的湖泊——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13),这两个湖一大一小,相距很近,通过一条小河M相连,又有着相似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14)。
材料二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神奇”在于:它们虽然相距很近,但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托素湖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2019年暑期,江苏某中学研学旅行团队来到青海的“情人湖”研学旅行,测得可鲁克湖A处含盐量为0.1 g/L,在托素湖测得B、C两地含盐量分别为3.1 g/L和23.3 g/L。
(1) 巴音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巴勒更河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该区流域类型是__________。(3分)
(2) 结合图文信息,描述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过程。(3分)
(3) 托素湖周边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其生物种类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测量点B处比C处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 研学团队访谈景区负责人时得到这样一个论断,“可鲁克湖盐度在逐步提升,将来还可能演化成咸水湖”,试说出该论断的依据。(3分)
[答案]27. (13分) (1) 自东南向西北 高山冰雪融水 内流区(3分) (2) 莲湖中部岩浆侵入;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湖床抬升。(3分) (3) 风力(1分) 托素湖为内流湖;湖水蒸发,盐分积累(2分) B点靠近河流入湖口,有淡水注入(1分) (4) 全球变暖,入湖水量减少,蒸发加剧;河流M处地壳抬升,湖水无法向外排泄;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3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冬枣的营养价值高,有“维生素丸”的美誉。冬枣发源于山东滨州沾化区,一般在10月中上旬自然成熟。因北方天气入寒较早,故得名“冬枣”。沾化冬枣为喜光、喜温树种,抗盐碱,其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水分,年降水量在400~600 mm之间的分布区中果实品质最佳,成熟期的冬枣含糖量高,果皮很薄,吸收的水分过多,极易出现裂果现象。
材料二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2000年左右,大荔县从山东引进了冬枣,主要种植在靠近黄河的滩地上,引进冬枣于9月份成熟。从2006年开始,为减少自然损失,大荔枣农开始在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大棚冬枣的试验。2008年,当地农户就地取材,用竹竿、水泥桩等材料开始搭建防雨设施,进行设施栽培。近年来,大荔冬枣对沾化冬枣产业形成巨大冲击。
材料三 沾化区和大荔县的位置和范围(图15)和沾化与大荔降水柱状图(图16)。
(1) 近年来沾化冬枣与大荔冬枣都大量上市,有人认为沾化冬枣的品质更好,请你分析原因。(2分)
(2) 结合大荔县的自然条件,分析当地农户栽培冬枣为什么要搭建防雨设施。(2分)
(3) 与沾化相比,大荔冬枣的市场条件有何差异,并推测其可能产生的影响。(3分)
(4) 试为沾化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答案]28. (12分) (1) 纬度高,生长周期长;成熟期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 (2) 大荔冬枣成熟期为9月份,此时该地降水量较多;连续阴雨或暴雨天气会导致冬枣吸收的水分过多,出现裂果现象。(2分) (3) 大荔冬枣成熟早,上市早;距我国东部市场和国际市场较远。(2分)大荔冬枣能够抢先占有国内市场,销售价格高(1分) (4)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冬枣品质;加强市场营销,打造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整合旅游文化,坚持多元发展;完善基础配套,加强区际合作。(5分)
[2017杨浦一模](二)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河流,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流域,水环境的整治是该流域整治的重要内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海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 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 26 个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和 31个县级市,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01.近年,海河流域水环境的整治已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任务。根据资料,分析海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治的措施。(8分)
[答案]问题: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任答二点,每点1分,共2分)
措施:上游建设水库,调蓄洪水;调整土地利用,控制建设用地,增加水域面积;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科技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业。(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2017浦东二模](三)2006年7月,广西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茉莉花可以作为茶或者中药。茉莉喜光和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冬季气温低于3℃时,易遭受冻害。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材料二:广西横县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雨量1310毫米,年平均日照163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38天。广西横县种植茉莉相传有六、七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仅横县就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材料三:横县茉莉花产业将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消费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8月是茉莉花开放之际,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赏花。
02.茉莉产业已成为横县的支柱产业。试对横县茉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绿色品种;利用集聚效应,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互联网扩大国内外消费市场;利用茉莉种植优势,发展特色旅游等。(任答3点,每点2分)
【反思】
A、试卷分析课讲什么?
1.讲“审题” 讲'审题' 首先要讲出命题意图。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在高考中,学生在答综合题时,还没有看出考题的命题意图就急匆匆地开始答题,结果答非所问,成绩不理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平常教学中进行审题的训练。
(1)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二审”:一审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二审题问,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 (2)综合题中的读图分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 一审,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二审,定解答对象;三审,定限制条件;四审,定学科之间的契合点。
2.注重讲“思路”和“方法”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技巧与方法。讲评时,要结合题型及学生的答题情况有机地讲解答题思路与方法。 (1)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在全面、正确把握题干的基础上,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找准“题眼”,首先运用排除筛选法,将表述不科学的错误题枝排除掉,另外还可根据具体题目要求运用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借助图解法、读图分析法、逆向思维法等。不论运用哪一种方法,关键是给学生讲清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综合题种类齐,数量多,注重考查学生动手(绘图)、动脑(计算、想象)能力,这类题目往往分值多,综合程度强,答题要求高,但再特殊的题目,都是知识和材料的巧妙结合,表面看来出乎意料而又实际却在情理之中,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这类题是有章可循的。在讲评试卷时,必须给学生讲清解题的基本流程。 第一,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①认真阅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含义,包括材料本身、注解、图表及一切文字说明,任何一项不可遗漏。②仔细分析题问,准确把握题问的要求;根据题问的要求分析材料,并将其回归到教材系统和教师的教学中去,找准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③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表达。 第二,读图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①仔细观察地理图表,正确把握图表类型,弄懂图表的主题内容,挖掘其隐藏的已知条件。②根据题问的要求,正确、有效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③概括提炼,归纳整理,以简洁准确的文字表述。
3.讲“误区”讲评时,教师要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错例,有理论,有实际地逐一分析讲解,由表及里,追根求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同学,都能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4.讲“拓展” 每一种题型甚至每一个题目都代表一定的知识层面。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力争“一题多变”“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由此问题联想到若干相近相关的彼问题;由此知识点联系到许多相同相似的其他知识点。这样的讲评,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进而保证取得最佳效果。 5.讲“规范” 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注意表达语言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少过失性失误。具体要求有:要点全面、层次分明,有条理、分要点;表述完整、逻辑清晰:因→果、大→小、前→后、总→分;语言规范、言简意赅: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用地理术语、少举例、少形容;填图准确、作图规范:填图字迹工整到位,绘图准确、规范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如麻痹大意、看错题目和设问、书写潦草、卷面差、答非所问等。
B.谁来讲? 试卷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切忌教师一言堂。要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
【评课】
何飞:注意答题规范的强调。试卷讲评时,找出最好和最差的试卷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答题必须规范的良好习惯: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书写规范,恰当使用地理术语。
陆唯梅:针对综合题的讲评,措施有效:在引导学生在作答时,强调把握答案的方向,注意答案的全面性、完整性、逻辑性,避免失分;试卷讲评完之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已的试卷 “规范”上的得与失,充分把握自己的“不规范”之处,提高学生对解题规范性的认识,提高在以后的考试中的得分率。
刘婷婷: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得以激活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