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庆专栏>>校园记忆>>文章内容
我的三中记忆
发布时间:2020-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严宏亮.jpg

第一次与常州三中结缘,是2003年常州教育系统到我的母校扬州大学招聘新教师,也是阳春三月的时光。记得自己问了当时的董校长一个现在看来很有意思又有点好笑的问题:请问贵校有多大?有没有塑胶跑道?会问这些问题因为自己当时在大学里跑步减肥,我们校区还是煤渣跑道,跑起来很不爽,所以当时跟宿舍的同学讲,如果应聘的这个学校有塑胶跑道,我就去。

初识三中,是第二天到学校的试讲。从常州汽车站打的到学校的路上,博爱路上的梧桐树是陌生的常州给我留下的初始印象。学校当时也正在翻建(现在的D楼-办公楼),显得有点散乱。当时的政治办公室在原来F楼的105,104是历史办公室,106(最西边靠操场的)是空着的,我和同班一起来应聘的同学当时就在106备课,准备下午的试讲。准备的过程中,一个瘦瘦高高、戴眼镜的男老师,手里端着一个绿色紫砂壶进来了,半昂着头,一边嘬着茶,一边翻翻我们的备课纸,随意问着相关情况。我当时觉得这个老师好有意思,挺好玩的,主要是他的那把绿色紫砂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原来从来没有过,以后也再也没见过有人用绿色紫砂壶喝茶。这个人就是我们组的李文伟老师。

再来三中,就到了8月15日来校报到上班了。这一来就是15年,从未离开。

初到常州,人生地不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便与困难,幸好有三中这个大家庭,有三中一大批有温度、有热情、有宽厚仁爱之心的“家人”,让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年轻教师能很快适应了。

我们年轻教师刚入职,有很多手续要办,要到处奔波,我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在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徐旭东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徐主任待人温和,说话做事总是那么慢条斯理,不急不躁。有一次到北直街的人才市场办手续,徐主任骑着自行车在前面,我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从学校边上的小巷子慢慢穿出去,这个画面现在想来都觉得很温馨,很生活,很有人情味,它很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的就是办公室的另外一位主任,张镇运主任。与徐主任的脾气性格正好相反,张主任快人快语,热情似火,总让你感受到她的关心和来自三中大家庭的温暖。生活上有没有困难?住在学校宿舍有没有什么不方便?身上的钱够不够花?这些都是张主任经常问我们的。

在学习与工作中接触得最多的当然是办公室的同事了。在工作中,他们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我怎么上课,怎么处理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他们在专业成长方面对我的指导和影响都很大,是我不折不扣的专业成长引路人。对于工作,我们当时虽然信心满满,但在具体教学上还是比较谦虚谨慎的,基本是听一节课上一节课,每节课都要写详案,每个教案都要由教学师傅审阅、签字。在生活中,他们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注与关怀。买车买房、恋爱生子、成家立业都有他们的功劳,在此要特别感谢殷秀春老师、温慧红老师、李文伟老师、唐琴老师还有隔壁的历史组老师。

三中即将迎来90岁华诞,我到三中工作也即将15个年头。15年眨眼即逝,在这15年里,我工作、学习、成长,我恋爱、结婚、生子,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如今“有点油腻的大叔”,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要回忆的点点滴滴也很多。有些事,如今想起来还是那么清晰,宛如昨日刚刚发生;有些老教师、老朋友,已经退休甚至故去,偶尔想起来还是会心头一热,眼眶发红;三中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在这个家庭中成长,我也见证了这个大家庭的发展。

15年,是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期待与三中共精彩!(文:严宏亮)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