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常中的李洁老师是常州语文教学界巨擘,2006年被我校聘为特聘专家。说来很巧,在我初中的时候就跟李老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李老师是我哥哥的班主任,经常听哥哥说起,我不禁心生崇拜。正是因为这样的缘分,李洁老师成立名教师工作室时,我有幸成为工作室的旁听生。工作室的成员,都是常州语文学界的翘楚,后来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年轻的我有机会旁听真是非常大的幸运了。
李洁老师一贯循循善诱,教学、待人都是春风化雨似的风格。她的工作室就跟她的性情一样,没有非常严格有序的计划,也没有什么理论和口号,丰富的活动充盈了学员们的精神世界。她对成员读书有很高的要求,并且经常开课,带领学员去其他城市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等等。这让我感觉李老师的风格颇有点孔子的风范,看似没那么的教条严谨规范,但是重体悟,更重视“化”的过程。
撷取记忆长河,有这么两件事令我印象极深!
一是,李老师在我校上示范课,她对一位男生的回答非常欣赏,当时就郑重地表扬了他,下课以后还再找他交谈,一边谈还一边拉着他的手,这名男生受宠若惊,脸都红了。二是,某次一位年龄偏大的成员开课,李老师认为他不够用心,竟然在评课的时候就当众批评了他,而且后来跟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显得很生气。为什么对这两件琐事记忆至今?我想,是因为它们充分体现了李老师温而厉的风格特点吧。
记得当年学校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专门聘请了杨裕前等专家成立工作室,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之后的十多年里又相继邀请刘雯华、王明华、徐惠仁、陈宝祥、宋德龙、李万龙、孙福明、房宏、黄天庆、王淼一等专家成立语数英物化生等十门学科特聘教师工作室。他们制定计划,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学校每年组织考核。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卞国萍、韩志祥、皋磊等八位青年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有十七位被评为市骨干教师,十一位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十一位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多人在省市基本功竞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名师工作室鞭策着我校中青年教师,让他们在努力成为名师的教学之路上踏实前进。(文:张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