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秉持良好的办学传统,素有党务工作好的传统和基础,我从2002年9月到三中实际从事党务工作后,对此深有记忆和体会。三中的党务工作是实在的、温暖的,与教育教学融合一体,又具有助力和导向作用。这里回忆几则片段:
一、党的工作有优势
三中党组织素来重视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尤其在思想建设方面较为明显。2002年以来,党组织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健全,内容精练,考勤严格,活动常态化,两周活动一次,每次两节课。如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的专题学习有:“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特色学校纵横谈”、“高中课改前瞻及对策”、“信息化校园”等,把学习与议事结合起来,促进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重视中心组学习,也带动全体教工开展“学习日”、“教工三年读书计划”等活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也有声有色,推进了校本教研活动,把教研组建成学习化组织。2004年5月三中被教育局表彰为“创建学习型单位工作先进集体”。
党的组织建设中,关键的一项是如何贯彻好民主集中制。三中领导班子贯彻“集体领导和个体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2003年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落实《三中党政分工决议》和《三中党政议事规则》,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我校的“党政分工决议”和“议事规则”,受到教育局党委的表扬,并被转发推广至局属单位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我校党组织工作的成绩和优势,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认可。2005年上半年,江苏省委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调研,常州市委组织部邀请了街道、企业、学校三位代表参加座谈会。我作为学校党组织代表,在会上介绍三中党务工作以及对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建议,我讲了近20分钟,市委范燕青书记肯定了三中党务工作是扎实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生同志,听了我的发言后,肯定了三中党务工作成效后又提出党员先进性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上的要求。我校此次作为常州市学校党组织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样级别的座谈会,也算是对三中党务工作地位和优势的认可和褒扬吧。
二、党派工作有特色
三中民主党派工作颇具特色和声誉。进入新世纪,三中有三个民主党派。其中民盟11人,民革1人,民进1人,学校民盟形成了基层支部。学校党组织从工作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第一,学校干部选配制度方面,长期保持党派干部有适当的比例。民革邹建源同志任副校长,有职有权。中层干部17人中,党派干部有四人,七个中层部门中工会、陶艺教育处两个部门由党派干部主持工作。第二,学校民主参与制度方面,在教代会工作、校务公开工作、职评小组、聘用领导小组等领域,保障民主党派的参与渠道和空间,发挥在民主管理方面的作用。第三,重要情况通报制度方面,学校有重大改革发展措施出台及学年段工作交替,召开党派座谈会,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第四,党派主要负责人津贴制度方面,经教代会讨论,党派主要负责人核定一定工作量,列入“教职工奖金津贴发放办法”。第五,活动经费补贴制度方面,给民主党派活动提供便利,解决交通工具,每年给予一次性外出考察的固定经费补贴。第六,民主党派活动保障制度上,校外或跨校的民主党派活动,总支书记签字,教务处安排课务,保证其参加活动时间。还创新了党盟共同活动形式,如赴苏州西山、木渎古镇等地学习的党盟活动很有收获。校民主党派工作也得到上级党派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市委周源亲自来校民盟支部讲盟课,对三中民盟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学校民盟支部2004年被评为我市普教系统唯一的江苏省先进基层支部。
三、群团工作有亮点
三中的群团工作,在常州教育系统常处于先进之列。党组织注重群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的联系师生员工,以增强党务工作的群众基础。三中工会连年获得“先进教工之家”的称号,教代会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唯一的市级职代会先进集体。那些年,令人难忘的,一是工会组织的教工运动会,人气非常。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开始,训练场上热气腾腾,无论是专业组的,还是非专业组的;不管是“足球绕杆”,还是“同舟共济”,都是一派紧张训练的场景,三中教工的这种齐心和人气,硬是把学校在局教工运动会上拱进了前三!二是组织暑期教工旅游,是每学年教工盼望的压轴戏,工会主席汪瑞平对教工旅游很有研究,每年暑期都是精心设计旅行线路,引得教工心里痒痒的。2004年暑期的云南旅游,晨游大理城,夜巡丽江街,登上玉龙雪山,进入香格里拉仙境,品味红二方面军的粗米饭,抓拍的虎跳峡边合影,至今令许多教工记忆犹新。三中团组织也是活跃、有创意的,03年学校团委高分被评为局五四红旗团委,召开14届团代会,开办课余党校团校,开展团员诚信教育,创建“青年文明号”教工团支部,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红星演出等活动色彩斑斓。尤其是参加教育局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有两位青年教师闯入决赛,在市教育电视台的决赛现场,力挫省中、一中青年教师强手,我校青年教师徐岩以一等奖第一名成绩荣登榜首,青年教师黄健获二等奖。三中青年教师的华美亮相,赢得现场领导和教师的盛赞,也极大增强了三中青年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吴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