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庆专栏>>校园记忆>>文章内容
那些年 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0-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李新芝.jpg

岁月的流逝带不走往日的欢笑,生命的前行离不开曾经的深情。那些年,流淌着青年的热血,激荡着青春的热情,绽放着生命的芳华。那些事,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年华留下的美好和依恋。

种菜 

我们教室前面的空地上长的青菜真是惹人喜爱,菜杆又白又嫩,水灵灵的,菜叶又绿又翠,透着灵气,充满生机,每一棵菜就是班上的一个同学,这里面有我们的汗水和心血。

当年的我们,在党的号召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农村开垦“拾边地”,学校将教室前的空地分划给每个班级来种菜。我们班级的班长朱国行同学出了大力,他把他看爷爷种菜的方法一一教给了我们,第一如何播种,先将菜籽和细细的泥土搅拌均匀,再慢慢地撒到土里,这样可保证出苗均匀,过后要疏苗;第二是浇水,只有早上太阳升高前和太阳落山后才能浇水,否则菜容易被蒸死。第三施肥,施肥不是越多越好,有机肥(粪)要发酵后兑水,化淡一些,而且不能直接浇在菜叶上,不然菜要被烧黄的,朱国行同学教得认真,同学们学得也认真,课间休息时间,追逐打闹嬉戏变成了田头说菜论菜,哪儿有棵草要拔掉,当心不要碰着菜,菜就是大家心肝宝贝,羡煞旁人,那种感觉真是很棒。

拉练路上的欢歌

中午开完动员会,我们每个战士身上背着行囊(每人一条棉被),挎着一个书包(装着简单的洗刷用品及毛主席语录),四人一排,整齐列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三中的校门。我们的女班长梅静华,个子不高,但组织和演讲能力很强,她一上来就带领着同学们喊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二、三、四”,接着文娱委员吴伟英唱起了“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的军歌,全班同学马上和声唱着,一路口号,一路歌声,我们走出了市区。进入武进段,我们改成二列纵队(因为拖拉机机耕路比较窄),最后又改成一列纵队(已到了田埂小路上)。此时,太阳已慢慢落山,我们的步伐也变慢了,有生以来,从未一口气走这么长的路,真有点累了,后面的队伍传来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声,同学们一起跟上“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下子精神振奋起来,接着是打靶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在歌声中我们到了第一站点——武进嘉泽。前面的同学好奇地看着走在后面的几个高个子同学,陈月星、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玉祥、朱国行等,他们身上都背了两个包,原来他们把年老体弱的沙奶奶、朱老老、黄老师、郑老师的背包都“抢”过来了。大家拍手迎接,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们。

(注:年老的老师:沙奶奶是语文老师沙纯老师,朱老老是语文朱小刚老师,黄玉璠老师、郑震荪老师属体弱的老师)

支农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支农劳动让同学们对此深有体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

甲同学:“割稻、割麦,一不小心,割到手就出血了,而且我们割的稻和麦不整齐,扎起来很难看。”

乙同学:“担挑不动,就做那最轻的活,拾麦拾稻,一直低着头走,到后来头颈发酸,腿也酸,眼睛也有点发花了。”

丙同学:“撒猪灰要算是最难受了,一开始时还下不了手,两手弄得脏兮兮的不说,臭哄哄的味道真有点恶心。”

丁同学:“要说再难的是下秧田、淌稻了,赤脚在水田里行走,烂泥地里高一脚低一脚,滑滑的不说,清晨要赶在太阳升高时下田,猛狮子、蚊子直往你鼻孔里钻,最要命的是有蚂蟥,叮你一口,要吸饱了你的血才肯离开。”

如今社会进步了,种田科学化、机械化了。一晃都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可是对粮食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一直相信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

绘制学校平面图

高一数学制图课,大家学会了一些小部件的平面制图,后来我们设想制作一幅全校的平面图如何,想了就马上行动,我将我们班分了3个小组,学校的整个范围分成了3 个区,北区是教学区(教室和教师办公区),中区是体育操场、大礼堂,南区是校门、食堂和总务处。我们的第一步是测量,用皮尺测量地面及建筑物所占的位置,道路的长宽,绿地的范围,把测量的数据一一登记。第二步,各组要用同样的比例缩小尺寸,绘制草图。第三步,将三个组的草图进行拼接,最终完成总的草图。

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操场跑道的测量,主要是弯道和直道相连接,关键是要确定圆弧度和圆心,哪儿有这么大的圆规呢?后来我们请教了数学组的袁焕光老师,攻克了这一难关。然后后再请教了总务处的王辉平老师核查有无重复或遗漏,最后定稿,制作成图。

王辉平老师看到这幅图,激动不已:“太感谢你们了。每年新学期划分班级卫生包干区,我都要到实地与班主任一一交待。现在有了这张图,我就可以纸上谈兵了。”同学们听了心中窃喜,我们的教学实践派上了用场。后来大家学以致用,不用皮尺测量,我们就能评估直线距离;不用登高爬树,我们就能算出学校的旗杆及大柳树的高度,只需要一支小小的铅笔。我带着同学们行走在校园中,运用简单的数学原理,寓教于乐,既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也让同学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知识。

悠悠岁月,诉说着当年的喜怒哀乐,那些芳华岁月里留给我的是知足与念想。忘不了母校三中,忘不了曾经的伙伴们。衷心祝福母校90华诞快乐,祝母校前程似锦,永远年轻!(文:李新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