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庆专栏>>校园记忆>>文章内容
难忘母校八十校庆
发布时间:2020-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2008年秋天,我的母校,也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常州市第三中学举行了盛大、隆重、热烈的八十周年校庆活动。转瞬间,虽九年时间过去了,但由于是亲身经历,时间不能模糊我的记忆,一旦想起,那些人和事都还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校庆是在2008年,实际上提前一年筹备工作就已经启动了。2007年国庆节期间举行了第一次活动:校园文化长廊笔会。有民盟市委秘书长李业文先生牵头邀请了房师田、叶鹏飞等十二位市里知名书画家当场挥毫泼墨,完成了几十幅精品大作。余志平、陆洪生、张力航、宋诚宇、吴振祥等市领导、校友亲临笔会现场,“文化长廊”四个字请时任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女士题写。

这个文化长廊足有百米长,据说在当时是常州市中小学中最长的宣传橱窗了。考虑到学校没有校史馆,要把校史中的“学校沿革”、“校友风采”等内容陈列到文化长廊里,为了征集有关资料,征求校庆意见建议,征集有关领导校友题词,我们先后拜访了几十位老校友、老领导。例如为了征集著名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先生的事迹,我们就两次赶赴仪征。在与他们的交流交谈中,总能够使我们感受到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也使我们对办好这次校庆活动的信心大增,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时离休教师陆逵已九十高龄了,蒋院士也有75岁了,蒋院士的老师杭甄85岁。

规范严密的组织工作是确保校庆活动顺利成功的关键。参加校庆活动的主体是历届校友,如疏忽了组织工作,就有可能参与者不多,在冷清中收场。因为不少人认为校庆是有身份、有地位、有财富的校友的节日。我们组织了两个层次的机构。第一个层次是成立第三届校友联谊总会。68届校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洪生为会长,张力航、徐缨、贡毅、蒋建新等13人为副会长。89届校友龙城旅游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沈波为秘书长,季全保等20人为副秘长。第二个层次是聘请了几十位各界校友联络员。要求这些联络员广泛联系各界的校友,有可能的话成立分会组织。这样,依靠总会成员的影响力号召力,依靠联络员具体务实的工作,慢慢地校友参与校庆活动的热情高涨起来了。

学校连续几次在常州广播电视报上刊登校庆公告,八一届校友陆洁晨制作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巨幅校庆宣传广告矗立在博爱路公交公司的房顶上。来访的校友开始多起来了。有询问校庆安排的,有提供资料的,有赠送贺礼的……初中87届承担了制作70幅校友风采的任务,多方筹资,名家制作的蒋院士全身铜像也已完工,邀请蒋院士回母校与部分在校学生代表见面座谈,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另外两场报告会:贡毅博士谈当今中外教育的大视野,季全保教授谈地方传统文化的细描绘均在在校师生中产生巨大的的反响。

校庆日定在2008年11月16日,上午校友回母校,下午在红星大剧院举行庆典。上午七点钟就开始有校友来了,先在季全保绘制的30米长的横幅上签名。然后到指定教室与老师见面回忆往事,倾诉师恩难忘之情。然后依次进行了三个重要仪式。第一个是两块老建筑石刻的揭幕仪式,石刻由73届校友季全保绘画,六六届校友朱洪坤雕刻,仪式由73届校友张力航、季全保、朱洪坤主持。第二个是蒋院士铜像揭幕仪式,由俞志平、53届校友蒋院士主持;第三个是五个奖励基金的签字仪式,有68届校友陆洪生,66届校友宋诚宇主持。这五个奖励基金中有三个九年来没有中断过,让我们记住是89届校友沈波“龙城旅奖教基金”;74届校友贡毅“津通集团奖学基金”,85届校友蒋建新“丽华快餐奖教基金”。校庆后朱洪坤还设了一个“退休教师活动基金”。参加上午回校的校友超过两千人,到处人声沸腾场面令人感动。

下午红星大剧院座无虚席,先是庆祝大会,部分老教师代表接受献花。后是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节目主持人是校友罗阳(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和校友盛博(当时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半年以后还举行了一个“校庆纪念碑”的落成仪式,这个纪念碑的碑文由朱传平撰写,吴敏源为代表的87届校友集资,朱洪坤雕刻制作完成,陆洪生、张力航、宋诚宇、沈波、贡毅、蒋建新等校友代表参加了仪式。、

母校常州市第三中学八十校庆活动,虽然已经过去了九年,但校友感恩母校之曲还在续唱。

八十校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了学校领导的正确部署和指导,有了在校师生的努力配合,要感谢历届校友的参与和支持,特别要感谢59届校友李成立老师,在那些筹备校庆的日子里,他与我一路同行。(文:汪瑞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