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说三中又要搬迁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短短毕业近两年,踏着晨曦披着暮色进出的美丽校园就要与我们分别了。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确实如此,对我而言,最美好的三中一直都属于13-16那三年。虽然毕业后,有好多次都回到过三中,但已与做学生时的感觉完全不同。细细究来,我想是少了一起奋斗努力的老师同学和那坚定不移上大学的目标。
往事并不如烟,在三中的点点滴滴常常浮现心头。早上,我们踏着晨辉,迈进熟悉的教室,放下书包,把作业放到第一张座位后,自觉拿出英语笔记本或者语文书站起来早读,班主任老严有时兴起,还会带着我们一起读书,声如其名,中气很足。在我的印象中第一节总是数学课,我们的教室后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一些犯困的同学,小范老师无可奈何充满同情爱怜的眼神至今难忘。课间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同学们三三两两一起出去晒太阳,上厕所,在走廊上聊聊天,那时的印象里,抹不去的是两个鲜艳的条幅以及窗外的一棵很高的树。当然课间也有很忙碌的,在赶作业的同学,以及犯困撑不住的同学在滴眼药水或者喝火咖,自然也会出现几个同学聚集区,有的闲谈,有的探讨问题。上午总是过得很快,最后一节课下课铃一响,大家总是快速地奔向食堂,在食堂里有时会遇到语文老师张老师,就凑在一起吃饭,还记得张老师那句经典的话,食堂只是满足生存需求的,自己烧饭吃才叫生活。另外,食堂的鸭血豆腐汤真的很好喝,现在我还能记得。
在回教室的途中,路过解压墙,我总会拿走花花绿绿的一张卡片,然后回到座位上慢慢悠悠地看。看完之后,若是数学午间,那么一张卷子总是难免,若是语文午间,前期看看红楼梦,不知多么快活。一点钟之后,到点准时午睡,过了25分钟,总是我做那个惹人厌的闹铃工作,看着睡眼惺忪的大家,满怀着歉意和无奈。毕业前夕,还记得同学开玩笑的说,要把我的声音录下来当闹铃,肯定很管用。下午的第一节基本是历史课或者政治课,还记得历史老师倪老师讲过一个女司机脚刹的小笑话逗醒大家,以及后期我那无人能敌的做历史选择题的速度,至今仍然很是自豪。政治课回忆起来,我总爱跟后面听课的老师讨论一些问题,加深了我对书本的理解和对问题的看法。
下午的课基本上很轻松,所以也很难回忆起来。只依稀记得体活课,有很多同学回教室做作业或者去办公室补英语默写或者试卷订正。到了后期,还有跑操,原谅我这个左右不分,又瞎喊口号的口令员吧,当然很快就被辞了。跑操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解压和鼓舞人心的方式,至今十分怀念。跑完之后,又是抢食堂,有很多的同学去买点点心就回教室继续奋斗了。我基本还是继续吃食堂,吃完之后就和同学一起打打乒乓,原谅我盲目扣杀,“打人解压”的方式吧。在打乒乓的时候,总会在操场上看见老严在一圈一圈的慢跑,不禁又想起了老严身体力行的一句话,“唯读书与跑步不可辜负”。晚自习后,披着朦胧的月色,拖着疲惫又充实的身体走出了校门,校门外的父母早已等候多时了……
回忆的阀门一开便不可收拾,还有好多我无法一一述诸笔上,誓师大会,百日冲刺,每天中午的演讲……原谅我回忆得那么琐碎,但是真是这些琐碎忙碌充实的生活构成了我在三中的记忆。常常有人说,高中很苦,其实我并没这种感觉,反而感觉很幸福。如果真的可以重来,我仍愿意选择与三中共度这三年忙碌幸福美好的岁月。(文:2016届邱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