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庆专栏>>校园记忆>>文章内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三中80后的追梦故事
发布时间:2020-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2018年5月27日,一别十七年后,我们2001届高中文科班同学再次回到了母校常州市第三中学。师生济济一堂,班主任汪诚意老师的一声“上课,同学们好”响起在久违的课堂,让我们内心澎湃、激动不已。“水灵灵”的“年轻”80后们,再次开始追梦!

回忆当年高中时代,我们每周仅有半天休息时间,但为了高考的梦想没有人有抱怨。班级里有很多的“铁男”、“铁女”,永远是在做题、看书,几乎看不到他们有片刻的休息。“题海”战术是我们最喜欢的办法,就因为它最管用。一天中唯一放松的时间,是在每天夜自修前的半小时,大家或在学校购买些点心,或自己带些食物补充下体能,当时学校的食堂小而简陋,鲜有供应晚餐,大家吃着简单的点心,内心却是异常知足。记得当年最受欢迎的是一位同学带来的草鸡蛋,我们每每“侵占”他的美食,他却一点都不恼。这位同学现在和我同属在政法系统,每次我们相聚,都要再夸奖一下他当年的大方。

勤奋、吃苦,是这次聚会时汪老师对大家的点评,更是我们高中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毕业于2001年,当时我们班级高考本一录取率有40%多,班上九成多的同学都上了本科,创造了三中高考历史上绝对的辉煌。这源于母校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更与我们班级积极向上、勤奋拼搏的氛围有关,而这样一种精神不但镌刻在了我们的高中时代,而且化作了一腔热血流淌在我们的身体,更汇成了一股气凝结于我们的人生。

2005年8月,23岁的我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常州市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市院宣传处、控申处工作了较长的一段时间,2016年我报名到新北区检察院刑事检察局锻炼半年,之后进入市院公诉局工作。在34岁的时候,我报名选择了公诉工作。公诉工作案件量多、任务重、时间紧、烦恼多,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案件当事人和问题,是检察院最辛苦的部门之一,因为我不是法律本科专业出身,当时年龄、精力、办案经验等也都不占优势,当时这对我来说是比较棘手的困难,但是勇气、理想,特别是在三中吃苦奋斗的经历支持我去尝试了挑战。

有了这半年基层刑事检察工作锻炼的经历和底气,我比较顺利地进入市院公诉局工作。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当年要去新北区院刑事检察局锻炼,那时我已经34岁了,为什么还要去尝试一个全新的工作?当时我在检察院工作了近12年,我突然发现,自己通过了司法考试、读了法律硕士,但我不去接触刑事检察业务,不做一回公诉人,总觉得我的检察生涯缺少了什么,那样的我似乎不是一个完整的检察人。所以,我选择努力去尝试,不给自己的检察人生留下遗憾。这与当年在三中高考冲刺前,我们“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的誓言是何等相似。

当前,我们国家在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推进员额制改革等,案多人少的矛盾依旧突出,最多的检察官一年要办理近200件案件。同班同学中也有在纪委、法院、公安系统工作的,大家长期在办案点加班,无法顾上自己的小家庭,每每我们相聚聊天时也会感叹我们这群80后怎么这么苦。但是,我和同学们依然精神饱满地奋斗在各个岗位上。是什么在支撑我们?我认为还是在我们最纯真的年代,母校给予我们的理想、情怀和初心。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芳华》,主题曲叫《绒花》,主题曲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我记得很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与君共勉!

祝愿母校越来越好!(文:2001届  项至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