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时的操场还是青草茵茵,那时的跑道还铺着黑色的煤渣,那时的夏末还是蝉声鸣鸣;还记得,那时斑驳的树影伴着阵阵微风,那时的你我刚刚踏入初中大门,那时的你我就在风中奔跑、挥汗、欢笑。
时间仿佛流沙一样来不及细数,匆匆一晃,已经毕业30年了。依稀记得我的母校——常州市第三中学,那个古老和现代相结合的学校。它有一排排青砖砌成的教室和萄萄架下的花岗石长廊,也有集教学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大楼。在那里,我度过了年少时最美好的时光,校园中的许多活动仿佛还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美好而清晰的记忆仿佛仍轻触可及。
夏末秋初,秋风送爽,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是最激情的时刻,青春的火焰,在挥汗的瞬间已转化为永恒,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只有你我尽情在风中奔跑的身影。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不仅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教会我们许多生活的知识,包馄饨,钉纽扣、缝衣服……同时,他还积极组织我们参加学校里的各种体育竞技比赛。那时的操场没有观众席,亲爱的伙伴们都围绕在场地周围,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加油、呐喊、欢呼,一颗颗年轻的心在运动中释放,一张张动人的脸在这里灿烂张扬。无论是获胜还是失败,我们都相互支持,互相鼓励,在那激情燃烧的日子里,在那珍贵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共同为青春谱写出一首壮丽的歌!
记忆中,还深深烙印着我们5班获得初中部排球冠军的那一幕。那是初二的某个下午,当班主任杨老师知道学校里将举行排球联赛时,立刻到教室里挑选比赛选手,“姚奕”、“徐咏梅”、“陈群”等具有身高优势的同学纷纷被选中,其他同学自发组织了拉拉队,每个人都热情地投入其中。那段时间,杨老师天天组织大家放学后训练,还自费买来可口的点心犒劳队员,班级里不少同学经常自发留下来充当观众,又或者扮演“军师”出谋划策,研究“作战策略”。那年,中国女排走出了国门,在世界体坛披荆斩棘,同学们也被女排的精神深深打动,在有限的时间抓紧训练,“发球”、“接球”、“扣杀”,一系列女排姑娘的经典动作学得有模有样,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比赛那天,3班和6班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但是经过同学不懈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对手,如愿以偿的拿到了第一名。依然记得,那天杨老师笑的特别开心,特别灿烂,他自豪地对同学说:“咱们5班是最棒的!”那一年的夏天,因为有你我努力的汗水,格外难忘;那年的风吹过我们的发梢,格外凉爽。
时光飞逝,转眼间30年过去了,在三中我们度过了最美好、最纯真的三年;尽职尽责又童心未泯的杨老师,亦师亦友,为我们三年的学习生活,添了几分自由,添了几分潇洒。还记得记忆中学校清脆的电铃声,分外悦耳。30年前,那些在风中奔跑的少年们,如蒲公英的种子般,朝着希望,乘风飞翔。
现在我们相视而笑,皱纹已爬上脸颊,白发已妆点鬓角。但谁又能忘记那些年的天空,那么高朗那么澄澈,仿佛伸出双手它就在指尖,仿佛只要我们轻轻一跃,就能拥抱那湛蓝的天空,和那一朵朵白云翩然起舞。祝福与我一起走过的你和他,感恩那些年给予帮助的师长,再回首,我们还是那风中的少年,依然笑得灿烂、明媚、欢快。(文:88届校友 陆永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