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常州市第三中学建校九十周年,这真是让人无比开心的大事。作为曾经的三中学生,我离开母校已有61个年头了,回忆自己的人生征途。1954年—1957年高中时期得益于多位恩师的亲切教诲、培育及关爱,至纯至真的师生情谊,令我终生难忘。
最难忘的是班主任陆逵老师,任教语文课,教学质量高,语言生动活泼,使学生爱听、易接受,即使谈班级有关事项或与学生交谈,总是带着笑脸,以引导、教育为主,极少批评指责。陆老师注重班风、学风建设,陆老师对我似乎更关怀备至,他不仅关心我的学习、工作(当时我任班长),帮助我解决经济困难(免去学费,考上大学还让学校补助去北京的车票路费),而且还几乎每天与我深情谈心(下午放学,老师与我同行大半路程才分手),教育我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我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我怎样做人,如何直面困难、战胜困难。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像一股股暖流激励着我,从而在我的心里迸发出催人奋进的火花。
“汗洒春秋香满园”,在教育路上,他数十年如一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和一致好评。
回忆在校三年的往事几乎历历在目,很多点滴铭刻在心。
还记得1956年暑假值夜护校一事:那时校园东北隅,仅用竹篱笆与外界相隔,在夜晚需巡查安全。1956年暑假的值夜护校任务,校领导交由陆老师负责,继而嘱咐我组织部分同学,每晚赴校承担此职。趁此良机,我与王志海同学分别登门邀请陆逵、谢越、金一鸣三位老师,要求给我们护校学生上课辅导,内容是课本外的,时间是每位老师一周两次,一次一个半小时。三位老师均当即欣然同意且无条件(没有报酬)接受这一额外任务,之后,按计划执行。老师对我们学生就是有这样无比的关爱,尤其是在8月4日清晨,极少遇到的猛刮台风(高空电线多半被吹断)且伴有阴雨的恶劣气象情景下,金一鸣老师仍能按时来到三中上课,真使我们感激、敬佩之至。
当时母校的不少教师,除了上述三位还有任仁、杭甄、巢仲元、王珩、郑振荪等优秀老师,对待学生确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校园内一片尊师爱生景象。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职业风范,德高望重,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并激励我必须不断奋发进取向上,立志做一个母校优秀教师期望的为母校争光的、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灯塔,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更像接力的台阶,把学生一步步送往高处。因此,能冠以“教师”的称号,确实是无上光荣!
虽然我身在外地,可我非常想念故乡,想念我的老师,遇见他们是我这辈子最幸运且最幸福的事。在母校即将迎来90华诞之际,我衷心祝愿母校:在当今新时代,具有新思想,奔向新目标,奋进新征程,始终继承发扬尊师重教、爱生如子的优良传统,伟大的师爱(学校最有价值的珍贵财富)必将结出最美丽的硕果。(文:57届高中 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