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庆专栏>>校园记忆>>文章内容
语文课代表受益终身
发布时间:2020-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俊

共庆母校三中九十华诞,激起我学生时代太多的回忆。

我们六八届高中毕业已整整半个世纪,退休后常与卢健吾、徐锡华、杨国方、蒋浩生、周锡华、缪铁牛等老同学约会小聚,有时茶叙打牌,结伴旅游;有时议论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回忆同窗往事已成为每次聚会的常态。

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中遥忆你我当年。卢健吾同学因为中考语文成绩与我相差两分未能当上语文课代表,至今还“耿耿于怀”。而我因中考语文成绩为全班笫一名而成了语文课代表。

 语文课代表尚不属于班干部系列,主要义务是协助语文老师做一些杂事,如收发作业本、帮老师传达有关学习的通知、向老师反馈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等等。让我未想到的是,当语文课代表还享有三项“隐性优待”:

一是语文教师对我写的作文似乎特别重视,有别其他同学,总有一大段批语,无论是“肯定评语”还是“指出缺陷”,对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帮助蛮大。

二是作为语文课代表,有较多机会参加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的各种阅读、写作活动,大大激发了我阅读课外书藉以及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三是校图书馆允许语文课代表可拥有一次借阅两本图书的“特权”,这使我较其他同学多看了不少课外书,《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均是在高中期间看完的。

上述三项“隐性优待”为日后我长期从事文书、秘书等文字工作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看似一点不起眼的语文课代表却使我终身受益,直至退休后的写作。

记得学生时代看了许多文艺小说,产生了不少奇思妙想。我发现许多经典著作均是从一个案件受到启发而铺垫成篇的,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还有俄罗斯作家的《罪与罚》、《白痴》、《恶魔》等经典作品都是由一起案件切入故事的。那时我就曾梦想,长大后遇到什么案件,是否也能写一本书呢?

真没有想到,人生命运安排我当了警察,做了法官,一干就是几十年,几乎天天与形形色色的案件打交道。于是,几十年来,我有意识地搜集、积累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案件资料,直到退休以后开始动笔写作。

2013年10月,我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从公安局长到法院院长——见证法治进程四十年》,由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这是一部以案例“史实”资料为基本内容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当年,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州市司法局在常州市图书馆为该书隆重举行了首发式,《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和常州文联的《翠苑》杂志均辟出专栏进行了连载。2014年该书还荣获了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中国法学会会长、著名法学家王仲方先生在为该书作序中评述:“陆洪生同志报告的案例均是以前40年中发生的,看似与现实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其实,都是在现实的观察感受中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是一种借助历史案例对于现实的镜鉴。透过一个个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案例故事,在历史的切面和折光中,我们可以大致观察到40年来我国法治的发展过程,可以真切地感受和体悟到我国法治进步的脉搏跳动。陆洪生同志以自身当警察、做法官独特的视觉和独有的感悟,以案释法,情深意切地创作了这部作品,不愧是一部难得的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的佳作。”

可以这样说,当语文课代表的一段经历,是成就我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母校三中,我永远怀念您!衷心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再谱新华章!(文:68届高中  陆洪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