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数学每周一课(操海涛)
发布时间:2020-05-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刘成

 

 

 

 

                                                                 《最大(小)视角问题教后记

【问题背景】

2020年苏锡常镇一模数学试题的应用题,是将最大视角和解析几何结合的一道好题。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没有构造出米勒模型,把问题转化为两角和的正切问题,因而得分率并不高。2010年江苏高考题的第17题,还有平时各地的模拟题中,都经常遇到过类似问题,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特别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设计】

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三个例题及课堂反馈。问题情境是站在地面何处观看两幢建筑物的最小视角和问题,通过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建立米勒模型,利用两角和的正切知识和基本不等式知识加以解决,让学生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经验”。

  12010年江苏高考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见识高考题,分析高考题,解决高考题。

22013届高三扬州中学的期初考试的应用题,探照灯放在正方形的一角,照射角始终是450,探究探照灯在探照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最大值。

32015届高三南京三模的应用题,把最大视角问题和摩天轮中三角函数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一道题,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反馈主要是让学生们利用课堂上获得的经验、思想和方法,解决一类类似的米勒问题。

【教后反思】

1、最大(小)视角问题在高考和高三模拟考试中频频亮相,常常以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和实际应用为背景进行考查。若能从已知条件中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米勒问题模型,这将会突破思维瓶颈,大大减少运算量,降低思维难度,缩短解题长度,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2、高三一模后,我要以小微专题为重要抓手,在一些学生学生掌握得不好但考试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专题上下功夫,在一轮复习巩固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瓶颈,提升能力。

3、应用题和解析题是三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增长点,我要及时关注这两个方面基础的夯实(尤其是计算能力),要加强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引导学生分析代数式的结构,获得比较好的“数感”和“式感”。

4、米勒问题中的最大(小)视角问题是载入世界数学史的100个著名极值问题的第一个极值问题,引人注目。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要关注这些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经常涉及一些数学文化和数学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

5、课堂的提问过于琐碎,有时追问也不恰当,给学生的动笔时间较少,这些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