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英语教研组于教师阅览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姚丽娟老师主持,主题为“解读新课标、研究新高考、落地新教材”,教师发展处陆琴英主任出席了这次活动。
姚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她对《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解读,指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和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是指导英语教学的基础。接着,姚老师带领老师们回顾了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接着,姚老师分析了英语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她重点分析了近三年英语各题型的命题特点,如阅读理解选材主题语境鲜明,富含正能量,体现育人价值;语篇体裁多样,体现对功能性读写能力(functional literacy)的考查;设题以事实细节和推断为主,兼顾主旨要义、观点态度、文章结构等,突出了对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考查。她尤其指出新题型——七选五阅读考察重点是文章的语篇结构,需要学生能识别语篇中新旧信息的布局及承接关系;能理解语篇成分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如:次序关系、因果关系、概括与例证关系;能识别语篇中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等。而另一种新题型——语法填空则要求学生意识到语言使用中的语法知识是“形式一意义一使用”的统一体,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在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启示在座老师语法教学应在语篇中进行,还要思考语法教学的“度”。
那么如何依据新课标有效教学、有效备考呢?姚老师分享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的一段话:课堂从“授课”活动转向“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取代“教学目标”。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学习环节和进程,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课堂评价的内容更多的是聚焦于学生的学业品质,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状况等。最后,姚老师探讨了老师们研究新教材的路径,即把握主题语境原则和学生中心原则。内在的情感需要和价值取向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何激发学生去“学”是关键。
陆主任对这次活动予以总结,她肯定了姚老师充分的准备和精彩的解读,并鼓励组内青年教师落实新课标,认真研究新教材,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科研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