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课程的新教材研究
时间:2020年5月13日上午9:00—10:30
地点:弘毅楼二楼学生阅览室
人员:陆唯梅 吕秀玉 赵裕军 李丽萍 何飞 胡方晓 刘婷婷 孙秦玉 代梦云
主持:陆唯梅
主题:针对新课程的新教材研究
主要内容:
一、主题研修活动:
1.研修主题下的理论学习——信息技术创设下“手机APP”相关理论的学习。
(1)相关概念:APP、教育APP、智能手机等。
(2)发展现状:
a、App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应用;
b、国外手机(教育类)APP的发展;
c、就地理学科应用而言:Blazek M等人强调了教学工具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谷歌地球、YouTube等APP,同时,给出了在地理教学中使用移动技术的实例,介绍了ArcGIS对创建交互式学习的帮助,并探讨了在捷克学校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的可能性。France D等人评估了iPad和社交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主要的应用程序以Google Earth, Twitter和Flipboard为主。苹果公司为学生设计了STACK THE COUNTRIES和STACK THE STATES两款学习软件,帮助学生记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
d、手机(教育类)APP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0-2010年)、初步发展期(2010-2014年)和快速发展期(2014- )。萌芽阶段:人们开始尝试将各种移动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但是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此阶段的教育应用仅局限于文字或图片。
2.研修主题下的课题研究
A、“信息技术创设下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反馈评价”相关研究,李丽萍老师主持的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手机App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应用的研究》的结题工作。2016年5月——2020年4月,历时四年,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的市级课题于2020年5月8日,经过现场展示通过了现场结题。
课题促进教师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带来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引发问题的反思: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某些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还需进一步研究。
B、“大单元概念下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反馈评价”相关研究,胡方晓老师申报省级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新的研究课题正在申报中。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而单个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等目标不再符合要求。新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强调知识点从理解到应用,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倒逼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设计要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要从假的案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案例转变为真实情境下的案例教学。
3.研修主题下的教学研讨
针对“区域背景下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反馈评价”研究主题的教学研究课。
4月21日代梦云老师在录播教室,针对高一(4)班学生开设了《传统工业区——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于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说出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和大量的事实、新闻报道等真实情景的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锻炼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读图分析能力。
二、新教材研究计划与实施
1、分组分工:(1)自然地理:组长胡方晓,组员陆唯梅、刘婷婷、赵裕军;
(2)人文地理:组长李丽萍,组员何飞、孙秦玉、代梦云。
每一组结合课程标准,以单元为模块,分工到人,以PPT或Word文档的形式呈现教材分析成果,在后期教研活动时进行依次展示。
2、新教材研究以对比分析为主,主要内容包含:
(1)相关课标表述上的差异,含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差异;
(2)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对比,含主要知识点、图表、案例、活动等的差异;
(3)新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以人教版为主,比较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在概念、规律等层次性、逻辑性上的差异;图表信息的差异;案例分析的差异等。
(4)建议:针对不同教材的状况,评价人教版新教材在重难点知识、知识结构、问题研究、案例教学等方面的情况,就不同版本的内容的整合、补充、沿用等方面给予一些建议。
三、进一步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
(1)三位青年教师2020年目前取得的成绩:
2020年1月,孙秦玉老师在2019年常州市地理年会论文评比获三等奖;
2020年4月,刘婷婷、孙秦玉、代梦云三位老师参加一模考试,获得全优的好成绩;
2020年4月,刘婷婷老师参与常州市首批线上教学优秀案例评比获三等奖;三位教师还参与了校云平台线上教学案例评比。
(2)后阶段培养重点:加强常规检查;以教材研究为抓手,督促青年教师进一步解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