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研究中期评估表
发布时间:2020-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凌祎丽

附件5

项目类别


 

编号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培养

      的策略研究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研究 5        

 

课题主持人     陈磊   凌祎丽            

 

主持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三中学         

 

          2019年10月23日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准确地填写,用A4打印一份,左侧装订成册。

2.“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

3.“课题主持人”、课题核心组成员、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应与课题申报书上的相应内容保持一致,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核心组成员不得超过10人。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邮政编码:213000

联系电话:86696829,86699812

电子邮件:wjun1214@{域名已经过期}

 

 

 

 

 

 

 

 

 

 

 

 

 

一、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陈磊

论文《例谈基于不同能力考查的高中生物命题策略》发表于2019年第3期《课程与教学》

20181128日开设校际公开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20193月获得常州市天宁区优秀盟员

2019年辅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奥赛二等奖

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况的调查问卷

201911月开设校际公开课《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20204月高三研讨会做讲座《系统论思想》

 

皋磊

论文《例谈“黑箱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20187/8

期《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年辅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奥赛二等奖

201810月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关于创新教科书实验的研究》获常州市二等奖

2019517日开设题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讲座

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三等奖

2020年常州市“名师导学”公开课《微生物的分类和培养》并被评为“优秀导学教师”

 

金交通

 

论文《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例》发表于20194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

论文《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研究——例析植物激素调节》发表于2019年第2期《中学生物学》

201812月获得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20198月获得常州市第十三届教师华英奖

20191月开设市级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史佳丽

20193月开设市级公开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19年辅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奥赛二等奖

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一等奖

凌祎丽

2019年与二中校际公开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2019年第五届常州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大赛三等奖

2019年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0年常州市“名师导学”公开课《微生物的应用》

 

 

丁楚楚

2018年辅导学生获得江苏省奥赛三等奖

2018年常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

论文《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探讨》发表于2019年第11期《中学生物教学》

2018126日开设校际公开课《有丝分裂》

2019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2019年常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

2019年度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二等奖

2019年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9年常州市区高中生物评优课比赛三等奖

2018年校第二届辅华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9年校第三届辅华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徐双双

2019年七校联合校际公开课《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2019年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9年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二等奖

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二等奖

2020年校第二届云平台教学比赛三等奖

2019年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戈滢

2019年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9年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20年校第二届云平台教学比赛三等奖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中期阶段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限2000字以内)

(1)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

2018年9月2日下午,课题组召开了开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以及每一位成员的分工等。本次开题论证,特别邀请了田家炳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徐业义老师进行指导。专家对研究的内容和措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强调课题研究要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

(2)组织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

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科学实践研究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每周周五,组织课题组还组织老师参加理论学习,定期开展课题相关沙龙活动。通过各类教师培训,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课题研究。

(3)设计调查问卷,做好调查分析

课题组广泛搜集有关文献资料,2018年9月初设计“中学生生物科学实践能力情况的调查”。 并且对三所学校的高二选修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对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现状。

(4)开展课题沙龙,研讨课题问题  

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多次开展专题沙龙。组织以“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影响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因素”、“新课标中关于科学实践能力的要求”等为主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沙龙活动,智慧碰撞,让大家领悟到课题的核心价值、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组织学生访谈,动态了解学生学情。根据整理的访谈反馈信息来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找出问题,并且在下一阶段研究中进行解决。

(5)围绕课题开课,观察分析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课题组通过走进课堂,观摩课堂教学,实事求是地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基于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观摩分析。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着重探讨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以及制约因素。一年来,共观摩了课题组成员以及非课题组成员十多节研究课。多次走进课堂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优秀成员的课堂,观察分析同一课堂不同成员的课堂,研究分析同一成员课题研究过程中课堂的变化等,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反思我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成功的培养科学实践能力的策略

(6)多条研究途径,案例个案研究

  通过研究开发具体案例。如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具体案例,课堂中使用“以教学内容为主线,突出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让学生主要学会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学生负担减轻,课堂效果较佳。

  个案分析:通过研究某一学生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科学实践能力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每一位成员均选取几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7)开发多种资源,拓宽培养路径

实验资源的开发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a. 教材实验资源的开发

教材中的实验有着具体的实验原理与步骤,有的只有实验结果,这对学生的探究存在阻滞,我们对教材实验资源的开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激发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帮助学生突破实验步骤进行探索,并将固定实验改为开放实验。第二,对教材实验材料进行改进:实验材料的选择决定着实验进行的成败,在教材中提供正确的实验材料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b. 课外实验资源的开发

利用某些校园植物设置一些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动手设计在“做中学”。探究性学习是动态的、发展的,实验完成后学生又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可以作为下一次探究的起点。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组织开展创新大赛。

还可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校外科学实践活动,如组建科技小组、科技兴趣活动、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关的科学实践,满足学生的科学兴趣、需要,培养学生专项科技能力。

基于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考试题分析

高考中既要考察核心素养的每个层面,又要着重考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可能的真实情境中作答,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根本目的服务。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高考试题,探讨如何利用高考试题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精选题目,建立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试题库。

课题组通过多条途径,开发多种资源,拓宽培养路径,搭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8)不断思考研究,积极撰写论文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反思总结,积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部分文章已经在省级期刊发表。

 

 

 

 

 

2.课题中期取得的成果(包括已出版、发表的成果,请注明出版或发表的时间、刊物或出版社;已产生的实践效应;相关领域专家的评价等。)

1)发表论文5篇,获奖论文4篇。

陈磊:论文《例谈基于不同能力考查的高中生物命题策略》发表于2019年第3期《课程与教学》

皋磊:论文《例谈“黑箱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20187/8期《实验教学与仪器》

金交通:论文《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例》发表于20194期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

金交通:论文《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研究——例析植物激素调节》发表于2019年第2期《中学生物学》

丁楚楚:论文《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探讨》发表于2019年第11期《中学生物教学》

史佳丽:论文《初探范导式教学中Pad与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机融合》获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一等奖

丁楚楚:论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陈述性知识教学方法研究》获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二等奖

徐双双:论文《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分析》获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二等奖

皋磊:论文《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改进》获2019年常州市生物年会论文三等奖

2)研究课:市级及校际共9节,讲座两次。

3)江苏省奥林匹克竞赛,创新实验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研究性学习有获奖学生多名。

4)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

皋磊老师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关于创新教科书实验的研究》201810月获常州市二等奖

丁楚楚老师2018年常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新实验大赛常州市一等奖

丁楚楚老师获得2019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金交通老师201812月获得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金交通老师20198月获得常州市第十三届教师华英奖

丁楚楚老师2019年常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获一等奖

丁楚楚老师2019年常州市区高中生物评优课评比获三等奖

丁楚楚老师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凌祎丽老师2019年常州市第五届中小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三等奖

徐双双、凌祎丽、戈滢、丁楚楚老师2019年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三等奖

5)学生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逐渐增强,课堂中出现了新的气息。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要亲自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强调“做科学”在学习过程中重要地位,只有使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动手”“动脑”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真正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6)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变化。

 

 

 

 

 

3.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课题的研究进程中,课题组成员虽然在不断学习和改进观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有影响,这跟教师自己的素养、理念等有关,所以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要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理论素养,更好地进行研究。

(2)课堂观察效果还有待提高。

(3)教师围绕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不够平衡,发表的文章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将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撰写相关论文,将我们的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文字,并力争发表或者获奖。

4)课题研究的时间限制以及生物学科作为第二选修,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都制约着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将想方设法克服这些困难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下阶段研究计划

1)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有关“科学实践”的理论学习,阅读相关的理论专著,继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扎实理论功底。

(2)继续加强观察课堂,观察研究培养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策略

3着重加强培养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进一步优化相关课程资源。

4)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尝试构建《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运用该表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5)积极围绕课题,撰写相关论文、教学设计,精心制作精品课堂视频,编写相关论著,力争本研究成果能够在整个高中能够推广,对各位生物教师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评估小组意见


四、评估小组成员

评估组职务

  

 





















五、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同意该课题参加中期评估。

 

                   公   章

                                   

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意见

 

 

 

 

 

 

                               公  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