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中学课题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历史
课 题 名 称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倪红娟
开 题 时 间 2019.9
常州市第三中学教师发展处
二〇一九年九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8.11 地点:德润楼三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师发处、各课题主持人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题目: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二、目标: 1、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重构历史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表现出对史料的理解;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 2、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科研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要深入研究新历史课程标准,阅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反思,撰写课题相关论文,制作课题相关微视频,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课堂效率 相对于教科书中枯燥的历史结论,在历史教学中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史料(特别是一手史料),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切实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4、深化新课程改革,培养中等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史料教学要求学生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接收式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5、适应高考命题改革趋势,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改革趋势之一就是创设史料情境,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三、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提高学生以下方面的素养: 1、区分史料的类型与搜集史料能力的培养策略 2、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力的培养策略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 4、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互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5、运用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力的培养策略 6、提高史料实证素养中的误区以及解决方法 四、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以借鉴的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2)行动研究法 采用“提出方案——研讨——行动——反思——实践”的模式进行研究。 (3)课堂实验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师将收集的史料与知识点充分结合起来,做到历史教学“史论结合”,用史料说话,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4)案例研究法 结合教师课堂史料教学实践,收集优秀教学设计,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推广,不断提高课堂史料教学水平。 (5)问卷调查法 (6)观察法、分析比较法 五、组织 1、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 课题组成员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市级、校级课题的开发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能力;本课题组成员中有市学科开头人、市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中级教师等多人;在校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关怀下,在特聘教师工作室黄天庆博士的指导下,同时充分发动兄弟教研组老师和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一定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期评估和最后的结题工作。 2、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搜集了并阅读了一系列相关书籍:《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走近新课程》、《课型范式与实践策略——中学历史》、《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相关文章:《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能力的阶段性培养》、《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的若干误区及纠正策略》、《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刍议》、《美国中学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特点及启示》。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研究资料的获得:学校对校图书馆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每年由校长带领教研组长到南京图书展览会购买书籍。历史组所有教师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参加了能力提升工程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校注册购买了中国知网、学科网等网站的账号,便于教师下载资料。 经费方面:学校的绩效方案中设有教科研专项经费,用以保障课题研究、特聘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外出学习交流、邀请专家指导等活动的进行。 研究时间:每周三上午作为历史组教科研时间。把教师发展处的“每周一课”组内公开课与课题研究课相结合。 六、分工 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倪红娟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历史教学课题的组织分工与开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张坤玲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历史教学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李春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历史教学提高史料实证素养中的误区以及解决方法韩光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课程与教学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互证能力的培养策略蒋波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高级历史教学运用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力的培养策略卫雪君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高级历史教学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房源晟常州市第三中学 历史教学地方史料的搜集与利用张英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高级历史教学区分史料的类型与搜集史料能力的培养策略巫俊常州市第三中学中学高级历史教学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力的培养策略
七、进度 本课题从2019年1月起,预计研究三年。具体时间步骤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开题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11月) 制定课题申报评审书,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关于史料实证的理论资料,开展理论学习,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分析目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史料实证素养的误区、了解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水平,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11月)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设课题研究课,并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展开评课活动,教师进行反思总结。邀请特聘教师工作室专家黄天庆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交流会,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把研究成果理论化,撰写课题相关论文以及阶段小结。制作课题研究的微视频。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11月) 总结研究过程与成果,完成结题报告。理论指导实践,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检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召开课题成果展示会,展示发表的论文、课题研究课视频、微视频,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完成结题工作。 八、经费分配 自筹
九、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5项)试卷讲评课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2019年4月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19年—2021年提高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研究的阶段小结研究报告2019年12月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2019年12月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微视频微视频2020年9月最终成果(限3项)开设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课题研究课(市级公开课)公开课2019年—2021年关于史料证实素养的论文汇编论文集2021年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结题报告2021年6月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1、研究目标: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不需要提对教师的影响。这样更加契合题目。 2、课题的标题:原标题为“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研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应以案例研究为主,因此改为“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3、研究内容:过于简单,应逐条进行充实。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五、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