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工作计划>>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红娟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组工作计划

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学校第五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市局、教科院教学活动的要求,根据师发处工作计划,制定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 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历史教学模式

  2. 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完善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历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3. 推进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历史高端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4. 针对特殊时期,制定各年级学生寒假复习指导意见,准备线上教学资料。

二、工作内容

(一)制定寒假延时期间学生在线学习指导意见

响应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号召,各备课组进行QQ线上教研活动,研讨并制定本年级学生寒假学习指导意见。

历史组学生寒假延时期间在线学习指导意见

年级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资源

高一

必修二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新课预习和知识拓展

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

教师的在线辅导和答疑

1、《高中历史必修二》教科书。

2、各类互联网平台在线录播或直播历史课程。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高二

完成选修改革和人物的新课预习和知识拓展

1、学案导学

2、文献阅读

3、多媒体学习

4、自我检测

5在线讨论

1《高中历史选修》教科书。

2各类互联网平台在线录播或直播历史课程。

高三

复习历史必修一二三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迎接一模考试。

1、复习导学案

2、提交QQ作业并订正

3QQ视频直播教学

4、教师在线答疑

1、历史导学案

2、教师整合推送各类互联网平台在线录播或直播历史课程。

 

(二)相关课题、工作坊的中期评估与结题工作

1历史组校级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将迎接中期评估。预计于3收齐中期评估材料4月中旬接受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确定中期评估

  1. 由倪红娟领衔的《微史记工作坊》将迎接第二批工作坊中期评估。工作坊工作有序开展,开学后需增加研讨频率,及时整理材料,完善专题网站以迎接中期评估。

  2. 省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历史组成员领衔或参与的省市级课题:韩光领衔的市级课题《利用AMEQP数据平台,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的行动研究》,李春、倪红娟参加的省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两个课题都拟于2月底(初定227日)完成材料收交3月中旬结题

     

     

                           历史教研组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人员

课题

时间

任务

韩光

《利用AMEQP数据平台,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的行动研究》

开学前

收集过程性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3月中旬

结题

李春、倪红娟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开学前

交论文等材料

倪红娟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开学前

提醒组员整理资料;收集过程性材料;完善专题网站;填写中期评估表

4月中旬

迎接中期评估

 

(三)“基于标准与学生的教学改进”系列研修主题设计活动

历史组聚焦“基于标准与学生的教学改进”的主题,讨论、设计了各教研组研修主题,把研修主题与教研组课题相结合,定为“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与案例研究。后期,历史组继续推进“四位一体”的研修过程,并提交了2019年9月、10月、11月、12月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简报。本学期根据师发处要求,积极举办与参加不同主题研修教师的教学沙龙、主题报告、教师论坛,结合研修主题撰写1~3篇本组优秀教学案例或课例研究

(四)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历史组将延续开课率100%的优良传统。在开学后的第一次教研组活动中,制定开课计划表,并严格按照计划开课,避免出现“期末集中开课”、“开课活动没有及时按要求上传学科园地”等问题。并根据师发处要求上传听课照片至教研组长群,迎接师发处过程性检查,并及时关注通报。

(五)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高考与新教材

1集备制度: 严格落实每月一次教研组大集备以及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备活动。集备做到 “三定”,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在此基础上,营造历史办公室即时研讨氛围。

2研讨内容:我组将围绕新高考与新教材从以下个方面展开研讨:

1江苏历史高考的变与不变;

2江苏高中历史课程新方案;

3江苏历史高考题简要分析;

4新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5探索案例——议题与实证

6)研读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一要根据指导意见重点研讨教学难度和进度安排。高二根据新高考方案,重新安排教学进度,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策略。高三要结合疫情调整复习计划,研究全国卷的命题思路与方向,挖掘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结合“国家如何应对疫情”这一热点研究考点。

(六)引进来走出去

1、引进来:邀请特聘教师黄天庆博士参加组内教研活动,由专家引领教研方向。

2、走出去: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加入常州市“开课教师教研群”,争取有更多教师开设精品课与市级公开课。四十周岁以内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常州市历史教师评优课,争取获得更高的奖项的同时,达到以比赛促教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三教师参加第二次高三研讨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拓展教学视野及时把握高考最新动向,调整高考复习方向提高高三教学质量。

(七)高端教师与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1、积极参加学校高端教师成长共同体项目。根据项目布置的任务,韩光与倪红娟老师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要阅读两本本教育理论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每个培养对象主持1项基于学校实际需求的学科类的研究项目;每个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篇;每个培养对象开设市级公开课1次以上;每一位培养对象需带领一支“团队”,指导和培养2-3名新教师或青年教师并取得成效

2、青年教师培养

1)以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为平台。配合师发处,督促房源晟老师参加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以师徒结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抓手。以师父张坤玲为主的历史组将继续指导房源晟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其茁壮成长。争取在一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顺利通过6月转正定级考核

3)以教研活动和集备活动为契机。在市、组内教研活动中,要给年轻教师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

(八)学科特色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多视角、多层次的校本课程类型,丰富和拓宽我校人文类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结合常州地方史和吴文化的精髓,丰富学生的历史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在历史校本课程开设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师生开设历史专题讲座:《龙城山海经:吴文化与常州地方史》。

   病毒无情人有情,相信在学校的带领下,在整个历史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下,教研组工作将开展得更加有序、有效、有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