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数学教研组围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务实创新、团结协作、扎实进取,有目的、有计划、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研组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四个多月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规范教研工作模式。
有效抓好教研工作常规,能促进教研组工作的顺利开展。教研组在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同时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力求落实在实处。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新高考下的《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为保证教研活动时间,周四开展教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大集备活动,以便给教师提供更多地学习交流机会,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在常规教学检查中,教师教案规范,备课充分,内容完整。在教学中能贯穿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进步。全组教师听课任务基本达到要求,青年教师听课超额完成。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与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讲课之后,教研组备课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评课活动。大家本着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认真点评。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每位老师认真按要求完成“教后记”。
二、学研并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数学教研组有33位教师,中青年教师居多。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承担每周一课、校本课任务,并给予全方位的帮助,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本学年我组成员都开设了校“每周一课”,还互听“推门课”,从备课、到听课、评课人人参与,全组形成了“共同研讨,共同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通过“随堂课”、“公开课”等提高了各科课堂教学质量。在此次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我组青年教师刘帆,刘红艳,郭影影等获得名次。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新的课堂,教师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同时还注重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交流,到各校学习听课,也请来了教研室教研员顾俊老师来我校听课,帮助我校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学习,探索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好评,充分展示了我校教育教研的整体实力水平。
成果 :(1)公开课: 9.2 “开学第一课” 谈佳丽老师 《函数与方程》;
11.28 姚素娟老师 《圆锥曲线的定义应用》
(2)发表论文:丁里顺《高中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分析与可行方案》
(3)由各年级老师负责的“四位一体”研究具有初步成绩
(4)社团活动:蔡建华老师负责的跆拳道,刘帆老师负责的头脑风暴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乃范”,古人云“己立才能立人”,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立人之本。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强化了服务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我组还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学习,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徐雨成、姚素娟,朱燕,许淑君等多位老师外出学习收获予以总结,在教研组内上公开课或者进行交流展示。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和使用睿翼云平台的技术有待提高,尤其是教pad班的任课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研究和实践,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
2、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也需要提高解题能力。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总之,回顾四个多月来的工作,数学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学组教研气氛正日益浓厚,青年教师肯钻乐学,成长快,潜力大。我将加倍努力,积极学习,提高教研教改工作。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