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刘鹏)2020.3.30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0-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学

课题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材

分析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题,也是2021届考生接触到的经济生活的第一课,为后面4课教学内容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学情

分析

本次授课班级为高二年级所有选修政治的学生,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比较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高一和合格考复习期间,该部分内容,他们都学习和复习过,3个考点对于他们而言,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疑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仍存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大生产之中去,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理性消费。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理解大力发展生产的原因和途径。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理性消费的能力。

教学

重点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

难点

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

方法

网上教学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创设情境(教师)

问题探究

(学生)

设计意图(理论)

 

播放视频:3000家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IMG_256

 

观看视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从当下的疫情出发,将学生带入现实的情景中去,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探究1.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涉及的考点:

IMG_256

 

 

熟悉本课的考点

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听课更具目的性,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

探究2.如何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IMG_256

 

结合考点:1.重新回顾教材;2.思考“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具体内容”。

此设计意图有2

1.让学生回顾知识;

2.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探究3.如何区分生产决定消费的第23两点。

IMG_256

 

思考如何区分生产决定消费的4个方面?

 

设置该环节意在让学生切身感悟到:以问题形式引领学生理清难点。

探究4.如何区分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第23两点?

IMG_256

 

思考如何区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4个方面?

 

本处设计意图:

设置该环节意在让学生切身感悟到:以问题形式引领学生理清难点。

 

课堂

小结

回顾课前提问:视频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

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思考并回答“运用本节课知识回答:视频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

 

此设计意在:首尾呼应,既回答了新课导入环节的问题,又有利于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3.发展生产的意义。                
 

                                                                                                                

本节课是一节《经济生活》,一轮复习课,利用腾讯极速课堂采用的是网络授课的形式,而且是有300多名学生一起听课,由于在此之前我已经通过线上教学上了近50节课,所以对网络授课的技术运用非常熟练,通过与同学们的及时适时互动,本节复习课,疑点和难点内容区分的到位,教学反馈好。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够明显,后端时间安排稍显仓促。

 

 

 

 

评课:

杨春玉老师:线上教学技术运用比较熟练,本节课很务实,每一个考点都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对于易混易错点的突破很到位。但是毕竟是经济生活的一轮复习课,若是在课前能将整本书5课内容的内部逻辑关系带领学生梳理一下,可能会更好。

张小洁老师:知识点复习到位,尽管是线上教学,学生互动却非常好。能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哲学知识去攻克经济生活中的重难点知识,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体现了一轮复习的综合性。

陈兴兰老师:整节课课堂气氛融洽,教学效果好,在“考点运用”环节,能结合当下的疫情来选取素材,体现了政治课的特点,若是整节课都能以疫情为背景来组织教学,尤其是结合当下全球抗疫,中国的大国担当,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有着手,本节课的立意也能进一步提高。

李文伟老师:整节课很平实,复习一轮复习课的要求,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突破上,做得非常好,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理论性很强的这个知识点,水到渠成地落地生根。由于该部分内容,学生在“合格考”时已经复习过,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该部分知识深度的挖掘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