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引思考,信息技术促提升
围绕“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研究”这一省教研课题,以及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这一省信息化课题,12月18日上午,市高一地理教师和两个省级课题全体教师齐聚常州市第三中学,开展高中地理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万龙老师、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房宏院长、常州市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正高级教师兼课题组长汪红艳参加了研讨,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
首先,由常州市第三中学李丽萍老师和常州市第二中学孙琪老师分别执教了200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李丽萍老师以Earth Null School平台(全球天气可视化模拟网)为基础,通过分层设置问题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运用,任务难度逐级提升,同时发挥学校睿易云平台的优势,课前发布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课中通过问题设置,学生及时在平板作答提交,教师及时反馈实现精准教学,问题设置有梯队,学生动手绘图、上黑板指图、在真实情境中用图,有效实现《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与李丽萍不同的是,二中孙琪老师的教学更加传统扎实,通过精心设置的学案和选题,以分层设置的一个个问题来推进一堂课的教学,教学设计流畅,逻辑关系紧密,教师讲述、学生作答、教师总结板书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两节课中,老师都像是一个向导,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课后评课环节,在两位上课老师分别阐述自己在本堂课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后,特聘教师李万龙校长进行了重点点评,他再次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相结合是未来地理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重点从信息技术角度剖析这两节课的设计,指出优势和改进的策略,并特别指出三中睿易云平台的优势以及怎样去改进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和实现分层教学。地理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地理学科有兴趣,才能够从心底里激发学习的动力。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地理课堂。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采用声文图并茂的形式,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地理成绩,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整合,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地理学习资源。
教研员朱志刚老师也充分肯定两节课中的亮点,并指导两位教师如何将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转化为理论成果。现场听课老师也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通过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自由地交流与碰撞,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李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