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9-2020第一学期12.26每周一课(吴琛燕)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发布时间:2020-0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琛燕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三中学   吴琛燕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演唱《阿里郎》了解朝鲜半岛的相关历史文化以及朝韩传统音乐在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发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观看图片和老师简介能了解朝鲜半岛的乐器“伽倻琴”,“六弦玄琴”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和中国的历史渊源。

3对比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日本樱花》,了解五声调式以及传统五声调式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运用。

4.通过以上歌曲作品欣赏,学生能总结东亚地区民歌发展以及特点。

二、教学重点:

欣赏演唱《阿里郎》,能够通过对不同国家同一首民歌的聆听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对相同音乐文化在不同国家的发展,作出相应的理解和辨别。

三、教学难点:

1、辨别六弦玄琴和伽倻琴的音色特点。

2、传统五声调式概念

四、教学思路:

亚洲音乐这一单内容多,因此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按五大音乐文化区,重点学习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音乐。本节课以朝鲜半岛民歌为音乐主线,通过欣赏不同国家的民歌,分析学习音阶调式,总结东亚民歌音乐风格特征。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整合,挑选了很多课外的内容作为补充延伸。

五、教学过程:

朝鲜民歌

(一)欣赏《阿里郎》

问: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为什么?出示地图

:这是首朝鲜半岛音乐(如有同学答出来,则问为什么如此回答?)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在没有分裂之前是朝鲜半岛地理上三面临海,是连接中、日的纽带。两地都流传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即便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也有演唱。因此,“传统”一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寓意着“音乐无国界”

 

   (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阿里郎》,品品它的乐味。

1播放中文版的,学生哼唱

2老师带学生用“啊”演唱旋律

3纠正乐句结尾处的一字多音,再完整演唱

4填词演唱

 

  (三)、听两个不同版本,在朝韩分裂后,音乐在两个国家有了不同的发展,请问你能辨别分别属于哪个国家?为什么?(说说理由)

衔接:朝鲜的相对规范,韩国的奔放。不过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中国的音乐形式并不是死板严肃的,中国人改编的《阿里郎》风格多样,感兴趣的可以搜索聆听。

 (四)、复听《阿里郎》

1在这首作品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基本音?

老师演奏音阶,并带学生演唱(出示D徵调式音阶)。老师转C徵带同学继续演唱(PPT转换乐谱),学生通过演唱了解五声调式的不同调性和转调的概念。并通过乐谱的对比,进一步熟悉无线谱。

2、师:出示《茉莉花》,对比乐谱,找出调式的共性,并说出你的看法。

朝鲜与中国的往来追述到三千年前,朝鲜三国时期与中国维护这最持久的双边关系,开展商品、文化产品、贸易交流,涉及音乐文本和乐器,对音乐活动及其宫廷音乐产生重大影响。

朝鲜半岛传统乐器

百济时期,中国的笛子传入,朝鲜人改造为带有凸起吹口的篪——(出示图片)

1、中国的古琴,乐意柔和、雅致的文人乐器对高句丽的乐器创作有促进作用,出示(六弦玄琴)

这个乐器有何特点,音色能否形容一下?

2、伽耶部落联盟的嘉悉王见到中国的古筝,也命令于乐乐师创作类似的乐器,即朝鲜十二弦古筝,而最大的不同是古筝需戴指甲,而伽耶则不用。

   伽耶琴的音色与古筝有何不同?你认为什么原因?

 

8世纪在日本也出现了伽倻琴,我们在来听一下日本的伽倻琴演奏的音乐,你认为中国、朝鲜、日本音乐有何共性,产生共性的原因能一起分析讨论一下么?

 

总结:东亚音乐的渊源已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活化石”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南亚和西亚音乐,感兴趣的的同学可根据今天的学习思路,先去探索一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