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主题研讨课——何飞
气象灾害——暴雨
发布时间:2019-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气象灾害——暴雨


教学目标:

1.       了解暴雨的等级,认识暴雨的危害

2.       能根据材料分析暴雨的降水类型,说明暴雨的预防措施

3.       能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发生的暴雨灾害及理解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

1.       暴雨灾害的危害

2.       暴雨灾害的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案例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还记得今年暑假的暴雨吗?(视频、图片)这是通过网上搜索看到的常州暴雨,今年5月份起,已经有8起暴雨事件,能够达到警报级别的有6起,其中7月份的一夜暴雨雨量达到261.6毫米,这还不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

下面我们来回顾下2015年达到200年一遇的暴雨。

【承转】这次的特大暴雨,对常州的影响极大。常州几乎每年都会经历暴雨,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什么是暴雨,它到底有哪些危害,以及暴雨的成因及措施,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新课】暴雨定义: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50毫米是个什么概念,假设,讲台1m^1m的地方,24小时之内降水达到100瓶矿泉水。50毫米降雨如果均匀分布在24小时,给人的感觉是细雨纷飞。如果9毫米降水在一分钟完成,给人的感觉将是天塌地陷,大雨倾盆。

 

所以中国气象上,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其中警戒级别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蓝色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综上所述,影响暴雨的等级和预警信号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降水持续时间、雨量

暴雨到底能够带来哪些危害呢?以及暴雨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

请同学们查看推送的学习材料,并完成相关学案的活动过程二。其中也推送了3个小组的暴雨危害PPT

【提问展示】描述一个暴雨事件,说明暴雨的危害有哪些?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并且以PPT 形式展现。

【总结】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内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引发更多的地质灾害。在城市进而影响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交通、电力、房屋、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承转】我看到有一个小组汇报的PPT的最后一页,有这么一句话“一切……”它让我想到,暴雨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暴雨能够带来降温,缓解了酷暑,同时也带来水资源,缓解旱情,也能带来充足的能源。所以,我们看待暴雨,要有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它、

【承转】暴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请下一个同学回答

【补充】暴雨降水来自于积雨云,其条件中的“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是指积雨云储存有大量不稳定能量,一旦受到足够的冲击力,不稳定能量就会释放出来,变为空气上升运动的动能。上升气流非常强烈,垂直速度可达20/秒至30/秒,最大可达60/秒,比台风的风速还要大。如果水汽供应十分充足并源源不断,那么,这种剧烈的上升气流也就托不住不断增大的水滴,于是便会落下形成暴雨。

积雨云云体浓厚而庞大,垂直发展极其旺盛,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云顶由冰晶组成,远观和近看完全不一样,这是常州地区的,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承转】暴雨的分布(空间、时间)

     空间分布:南方   北方   西部

     暴雨在我国的分布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东南沿海向北到山东半岛沿海以及辽东半岛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南岭等山脉的迎风坡。

 我国暴雨多出现在夏半年的4~9月,

南方地区雨季时间长,如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5~8月均为暴雨多发月,各月暴雨日数相差不大;

北方地区雨季短,暴雨多出现在78月份,其他月份暴雨很少或不出现。

暴雨最多月在南北方也不同,南方多在6月,而北方则在7月。

【承转】当暴雨来临,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

政府:首先要加强自然灾害的研究,其次建立高效的防灾救灾信息系统,并加强防灾减灾的国际或区域合作。

个人:首先尽力维护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虑救助他人和财物。提高意识,增强技能。

教学反思:

l  本节课中在高一7班中进行教学,利用睿易云网络,学生使用PAD,教学中重组课堂教学资源,以常州夏季的暴雨带来的危害为主线,串联相关知识,课本讲述暴雨定义及分类、暴雨的危害、暴雨的成因(条件)、暴雨的措施。

l  讲述暴雨定义和分类,小组活动观看学生整理的暴雨事件带来的危害、完成暴雨危害的整理、暴雨形成的条件、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暴雨采取的措施。

l  课堂中设置了自主学习材料、上课资料上传到睿易云平台。课堂中出现了翻车现场,自主学习材料中出现了我课堂中需要的PPT,所以在学生活动中,有大多数的同学看到了,并且看到了PPT中后面的答案,从而缺乏了自己的思考。上课中显得答案统一无异议。

l  信息课堂中,pad有它独特的优势,推送视频和图片,及时答题及时反馈等方面都是传统课堂无法做到的,在信息化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使用信息化课堂的优势方面。取长补短,让学生有较大收益!

教学评价:

李万龙: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课堂中需要使用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举例说明:图片、视频比传统的的纸质好,在课堂中可以投入使用;还有就是答题及时反馈,及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技术不可替代,要把它的优势体现出来。

汪红艳:暴雨和台风都属于气象灾害,利用知识框架搭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有学习迁移的意识。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