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始成蝶——高三小论文教学设计
卫雪君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提取材料观点的能力。
掌握小论文的书写格式。
【重点难点】
学生对材料的剖析及提炼能力。
学生层层论证观点的能力。
小论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对材料的解读培训
例题一:2016年高考小论文
类型:叙事型材料,需要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方法:1、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整理出与之相关的观点。
2、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然后扩展成句。
3、从不同的材料中形成不同观点,形成层次性的论述。
学生体会:1、要能够熟练得掌握课本的史实及史论,以足够运用到小论文的叙述中。
2、对材料要精读,要能够发现材料中的关键词加以运用。
例题二:新文化运动的论述题
类型:材料中出现了观点完全相反的论点。
方法:1、将所有材料汇总成总观点进行论述。
2、归纳出各段材料中的观点分别进行论述,形成论述的层次性。
学生体会:1、要能够归纳出材料中隐含的多种观点,分别加以叙述。
2、观点明确并不一定能够书写出条理分明的小论文,史实的正确运用以及情感铺陈也是一门技术活。
3、多角度的叙述是历史能力中比较让人困惑的命题。
【教学反思】
从2008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小论文的题型就是学生得分比较困难的方面,从高考试卷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得分率不足50%,小论文成为老师难以下手的“硬骨头”,学生难以得分的“顽症”,但恰恰是这个情况,如果掌握了小论文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会成为我们学生弯道超越的一个角度。
从小论文的教学来看,要能够解决如下问题:
1、要能够教会学生审题。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长期的漠视之中,已经忽略了对问题逐层剖析的能力培养,往往会忽略问题中极为明显的角度以及关键词,因此 第一步骤就是教会学生把问题进行分析,弄清楚出题人需要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述与分析。
2、要让学生形成解决小论文的方法论。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小论文的几种常见题型,所以在课堂上我找了几年比较经典的小论文例题,让学生从审题开始训练,先完成小论文的大纲,即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述。其实,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史实进行论述。我们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对自己熟悉的话题会扩展地非常广泛,对自己不熟悉的角度一句带过,文章经常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无法形成层层递进,多点多角度论证观点的书写规范。
3、要能够让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论述。这就必须让学生学会了解课本史实,提高对学生的史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