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深入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
领悟母爱,在读懂母亲的基础上读懂苦难。
教学重难点: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母亲的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真谛,体会母爱的伟大。
一、导语设计
在你成长的十五六年中,你经历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你是如何对待它的?克服?畏惧?那么在20岁的大好年华,忽然因一场疾病而失去站立资格的作家史铁生,面对这种毁灭性的灾难,他是如何振作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
整体感知:课文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第二部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阅读文本:诵读感悟(爱在地坛)
1、指导诵读感悟的方法
与学生共同回忆朱自清的《背影》,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读出深沉的“爱”
(投影)仔细阅读《我与地坛》的第2部分,思考文章通过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塑造母亲形象的?请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细节,谈谈你对母亲形象的认识。
找一找母亲的哪些动作、语言、表情、心理能够让你有流泪的感觉,用你的心去细细体会那伟大而又深沉的母爱。和你的同桌或前后的同学一起谈谈你的心得体会。
学生可能会找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①“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这个欲言又止的表情表现了母爱怎样的特点?(学生朗读)表情
“不是光会疼爱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疼爱理解,毫不张扬
②“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特定的姿势动作毫不张扬(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独自出行的经历,我有过,我的四年大学是在千里之外的天津上的,每次我背上行囊,独自一个人走时,母亲都在车站望着我的车渐行渐远直到我走出她的眼帘,她也走出我的眼帘。我不知道我的母亲会站多久,因为我从未有过回头的经历,但我知道她会向史铁生的母亲那样一直站着,站着,站成一座雕像,一座爱的丰碑。)动作
③“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朴实的语言却蕴涵了无限的内容,作者到许多年以后才渐渐听出,那你读出其中的滋味了吗?(你能不能给我们读一读,读出母亲的安慰,祷告,提示,恳求与嘱咐来)语言
④儿子对母亲心理的设想“当我不在家的时候……终于能找到”(让学生读)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伤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怎么理解“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的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有些事要儿子自己想通,但出于母亲的本能,她要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整日整夜活在痛苦、惊恐之中。“我”所承受的,是我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与形色的痛苦。他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⑤母亲久候不归,出去找儿子,“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大海捞针一般,孤独无助,茫然但又执著,这是多么柔软而坚定的信念。(学生读,教师范读)坚韧的意志
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学生读)母爱无处不在,已经渗进了史铁生的血液之中,母亲伴他走过了他的前半生,还将继续伴着他一直走下去。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也有你母亲的脚印相伴。
3、读出作者的“悔”
小结与过渡:在史铁生的母亲身上,我们读到了她那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但史铁生自己在刚刚残废的那段岁月中,有没有读懂自己的母亲,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啊?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没有。“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第1节)“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第2节)“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第3节)“只是到了这时候(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的眼前幻现的清晰,母亲的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透彻”(第6节)“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第8节)
作者直到多年以后才读懂自己的母亲,母亲“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的流转,”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这时候作者的心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怎样的?(愧疚、忏悔、痛惜、怀念)
(投影)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痛惜等深情的语句或段落。你能不能将作者的这种深情读出来?
四、阅读自我:回响发现(情满天下)
史铁生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的母亲相伴,母爱在地坛回荡。史铁生的母亲是伟大的,但伟大的母亲何其多,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欧母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字教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字,教导出了一代名将,千古英雄。历史只留给了我们有限的几个名字,事实上,每一位母亲都是一部史诗,我的母亲是,你们的母亲也是,你们读懂属于你们的那部史诗了吗?请大家静静的想一想,然后谈谈你对母亲的理解和认识,感悟属于你的那一份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五、结语及布置作业:
亲情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可见这世界上不是没有爱,而只是缺少了一颗感悟爱的心罢了。母爱就像有首歌唱的,母爱有多少斤,答案在炒菜的油里,在煮过的米饭里,在妈妈脸上的皱纹里。请以《阅读母亲》为题,把母爱用心灵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