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英语教研组进行第二次研讨活动主题围绕两点:1.姚丽娟老师讲讲一个月下来的常规工作以及后一阶段工作安排 2. 陆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何实施指向高阶思维的阅读课提问
陆老师首先围绕提问的意义--加强高阶思维的培养2. 提问的环境--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 提问的类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Bloom的认知分类)提问的方法--形式多变、激发兴趣 提问的时间--读前、读中、读后展开。
接着陆老师主要围绕这几点展开并结合自己平时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其中谈到了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的方法,一要改变习惯。
习惯是阻碍课堂自由问答的一种障碍,钟情于某种特定的做事方式是人的天性,问答方式也不例外。平时老师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两点问题1)教师包揽了所有问题的提问2)教师在提问时,不考虑小组的大小、能力水平、语言能力等因素,向所有分组的学习者以同样的方式提问同一水平的问题
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的方法,二是要补充知识
在学生进行反思性回答之前,他们必须要对所研究的话题或问题有一定的事实知识认知和积累,否则他们不能对该议题进行批判性鉴别和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或观点。
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的方法,三是要精心设计问题
1)设置驱动性问题,明确目标,将所有活动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有机整体,不再关注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 (top-down & bottom-up)
a. 我是否早已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b. 学生是否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c. 我的预设是什么?
d. 预设与生成会出现什么差异?
2)问题应具体明确
a. 你有什么证据支撑你的观点? (你怎么知道的?)
b. 那段音乐勾起你什么样的回忆? (你喜欢那段音乐吗?)
C. 如何将此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计划中? (你对计划了解多少?)
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的方法,四是要引导“寻根究底”的对话
“寻根究底”的对话有助于学生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将讨论的重心放在连贯性和参与者个人反应上。
消除阻碍思维的障碍的方法,五是要持续鼓励提问
鼓励学生提问,帮助他们表达问题,学生可以反复查询知识库来关联、解读、吸收新知识。询问可以帮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会意识到答案只有优劣而言,没有对错之分。
最后陆老师介绍了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问,提问的时间等。问题包括1.知识和理解:收集和记忆某些数据
2. 应用和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并将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历有机结合
3. 综合与评价:高层次的问题,学生需要参与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思考。(这个阶段,所有问题的设计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创新性的、假设性的思考,展开他们的想象力,亮出他们的价值观或者做出判断)
总结:我们教学中要多设计理解性和应用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陆老师为了这次研究活动,阅读了大量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