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导电性实验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的存在形式。能区分强弱电解质。
2、从微观角度认识离子反应,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3、通过问题解决,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过程】
环节一: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实验探究1】:分别用50mL浓度为1mol?L-1NaCl溶液和0.01mol?L-1NaCl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探究2】:分别用50mL浓度均为1mol?L-1的盐酸、醋酸、NaOH溶液、氨水、NaCl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
【知识点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强弱 | 电离程度 | 电解质在水中存在的微粒 | 物质类别 |
强电解质 | |||
弱电解质 |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Ba(OH)2 Na2SO4
MgCl2 NH3 · H2O
环节二:揭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交流与讨论】: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MgSO4?设计实验方案。
可供选择的试剂: NaOH溶液,KOH溶液, BaCl2溶液, Ba(OH)2溶液,稀盐酸。
离子 | 选择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环节三:体会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问题解决】:粗盐溶液中通常有Ca2+, 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的离子,还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如泥沙。利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得到纯净的NaCl。(用流程图表示,必要时注明试剂的用量)
提供试剂: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知识点3】:离子反应的条件
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5个方面:
抽象的概念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通过创设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实验手段让学生观察、感受、分析、推理,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解释宏观现象,最后抽象概括而引出概念。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化学知识必须为人类、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