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反思(虞逸飞)
发布时间:2019-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苑

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因此,作为等比数列的起始课,理所当然地应将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比数列的判定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观察-归纳-猜想-演绎证明”是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但不见得每种情况都用,这里,由于同等差数列强烈的类比,学生已猜想出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大体思路,因而采用“类比”的方法,一举推导出来了,加速了思维过程,教师也适当引导,教学顺利完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要代替学生完成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不但教学生进行知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而且还教学生方法(探求问题的思路)的类比.这里的“教”,实际上是启发引导学生“想”与“说”,这是符合“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与深化过程”的现代教学原则的.

3.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让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计算技巧,不浮于表面。经过课堂的训练,学生的作业情况良好。

4.在课堂上让学生列举更多等比数列的定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