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研究>>科研动态>>文章内容
如何有效讲评阅读理解
十一月英语组青年教师成长营主题论坛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琴英

1.jpg


4.jpg


3.jpg

1126日下午第五课,全体青年英语老师们准时参加了此次成长营活动。本次活动由吕文琦老师主持,英语教研组组长姚丽娟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与众位青年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有效讲评阅读理解的相关问题。

活动的第一部分由吕文琦老师介绍阅读理解中常碰到的九类重点阅读题型。第一类为主旨大意题。第二类为词义理解题。第三类为句意理解题。第四类为概括题。在词义与句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总结归纳某一段或几段的大意。第五类为观点态度题。观点态度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求考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能。第六类为综合推理判断题。综合推理判断题是通过文章提供的多处已知信息得出未知结论,或由文章中某一细节或某一描述方式推导出答案的题型。第七类为人物评价题型。人物评价题虽然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由于它涉及对整篇文章基调的把握,所以对准确理解全文非常重要。第八类为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出现在各种文体中。就记叙文而言,大多数针对某个情节。第九类为辨别正误题。

接下来,吕文琦老师总结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第一,词汇量低。词汇量低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限的词汇量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词汇量小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而且还会影响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反之词汇量越大,阅读面越广,视野就越开阔,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就越高,阅读兴趣也就会大增。第二,不良的阅读习惯。有效的阅读和良好的习惯是不可分割的。由于受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影响,不少人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我就发现许多同学都有如唇读、默念、逐词逐句翻译、声读、回读、指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些坏习惯必定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第三,阅读速度太慢。在教学期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一碰到生词就查词典。在阅读的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字典会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影响速度,导致完成不了阅读任务,更不用提阅读的质量了。第四,不良的心理因素。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不足,他们一看到有文章要读就害怕,心理产生一种恐惧感。特别是碰到一些较长的文章,生词多一些,心理上就已经退却下来了。也有些学生,读了一两段,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尤其地理、科技方面的文章)就无法读下去了,再继续读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全都不知道。但是做英语阅读理解,就要用所学的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去攻克眼前的“壁垒”,才会使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否则的话,永远都会被阅读所吓倒。

活动的第二部分由主讲嘉宾姚丽娟老师主持。姚老师告诉青年教师们,讲解阅读理解要从这个题目本身的特点出发。阅读理解,阅读是前提,理解是关键,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在传授学生作答阅读理解技巧的时候,应该明确告知学生从阅读和理解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终拿下这个学习的重难点。

紧接着,姚老师总结了阅读理解具体考查点:关注文本内容更关注思维;理解文本-字面含义,事实与观点区分等;评价文本-字里行间阅读,作者意图、分析与评判能力;做出反应---言外之意(联系生活,训练创造性表达能力)。

最后姚老师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青年老师们分享了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对策。首先,教师要合理归因并加以阅读策略的指导与训练。按照文章体裁用不同的步骤给予学生指导。阅读叙事文要把握其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各个要素的特点;

阅读议论文时要先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针对说明文,要带学生搞清楚文章中的what  why how。其次,平时阅读教学时关注阅读问题设计。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问题时既要全面关注文本、深刻挖掘文本,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技能及思维品质的提升。此外,阅读理解讲解时依然以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从语篇整体出发,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材料的处理上,要使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理清文章脉络,领略文章大意,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即使没有主旨大意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去先归纳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的能力上,引导学生从表层阅读理解向深层阅读理解过渡,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重视语篇承接语、句子交际功能的标识语以及代词的指称和照应等。教学策略上要有更多的方式和选择。根据不同文体先做阅读文章的简要分析,分析时可按照文章体裁用适合本体裁的不同的步骤给予学生指导通读全文、可带着学生们略过文章、直接从题目出发,带着题目到文章中找答案带着学生一起判断题目的不同类型、分析文本框架结构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并适时追问,启发并且引导学生短时间内进行头脑风暴,学生往往能更加灵活地、随机应变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或者逆向思维法。最后,适当留白,先听学生说并给机会让学生自主理解与消化。老师后讲不能一讲到底,这样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和空间讲解题目之前老师对于题目中的重难点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这种见解可能不一定总是准确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跟学生互动的话,就可能在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上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学生有时也会开小差。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们在足够的时间内,不断品味文章、思考题目,得到自己对所问问题的答案和见解、尽管学生的答案有的时候不尽正确,甚至和答案大相径庭,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通过此次成长营活动,所有青年教师都受益匪浅。我们懂得了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得向学生输出阅读理解类的题目。在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上更新观念,改变方法,不断学习。(文:吕文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