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积极实施和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来推进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创建优良的教研文化,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加强研究与学习,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化方法,转化行为,创新方式,提高效益。立足服务,正确指导,有效管理,力求化学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和习惯养成的课堂教学文化;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完善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本学期将围绕这两点开展工作。
三、重点工作
1.备课组围绕研修主题“从问题教学走向自主学习”开展集备与教学活动。
上学期,师发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础,聚焦“基于标准与学生的教学改进”,要求各教研组讨论、设计研修主题。化学组之前的研修主题是“问题教学”,希望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这几年实践下来,效果是有一点的,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问而不答、启而不发;问题梯度也较难控制,难一点,中等以下学生坐着无动于衷,觉得和我无关,太简单的又毫无提问必要;教学时间也较难控制,留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学进度跟不上,思考不充分又无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等。个别老师觉得问题教学浪费时间,得不偿失,不知不觉又回归老路“满堂灌”“填鸭式”,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这样教学进度完全没问题,一切按老师设定完成,问题是作业和考试后发现学困生一大群,上课反复重点强调的一错再错,课堂教学有效性堪忧。这原因不仅是化学课堂设计的问题,其实还有各学科的平衡关系及学生主观态度等多种因素造成。但我们目前能掌控和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课堂。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那么以上问题将长久存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于提高学生主体性的考虑,我们组老师充分研讨,觉得有必要尝试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一改你教我学、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师生互动模式,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学习、师生交流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老师备课要求很高,需在课前设计好每步流程,如何引入、如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分段,何时交流、如何反馈、如何检验等等,本学期备课组加强集备,聚焦主题,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形成模式,并不断完善。
2. 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从问题教学走向自主学习”主题设计多个环节,如研究发动自主学习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交流内容时机措施等方方面面。本学期我们会在教研组、备课组就研究侧重点进行分工,通过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开展“四位一体”的研修活动。
首先“听”中学——主题报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头学习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在集备中结合各年级教学实际,作主题报告,引发教师思考、探讨、交流,集思广益;其次“做”中学——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围绕研修主题,可就主题的若干侧重点,以理论指导教学,开展公开教学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促进教学改进;再次“说”中学——主题分享,教师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实践和每周一课,在教研活动中作主题发言或实践案例交流,以实践完善理论,形成初步模型;最后“写”中学——成果交流,教师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以提升感悟。以上四步交叉渗透、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完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3.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高一备课组四位老师执教创新班,要结合化学组研修主题“从问题教学走向自主学习”,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云平台的教育教学功能,开展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云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从减负、增效双重目标入手,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的跨越式教学创新,优化教与学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团队和多个“私人教练”,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目前智能教学数据采集分析、分享、评价、回复、分组等重要功能还有待老师挖掘应用。高一备课组执教创新班的老师通力合作,精思化备课,发挥云平台教学的技术支撑和效用。从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中提炼创新班自主学习模式,在集备中展示、分享经验并加以完善。
四、其它工作
1.结合研修主题高二高三开展复习课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复习效率。
2.重视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此外网络教研要关注“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教学新视野”、“微课程”等网络资源。
3.网络建设
(1)将每周一课的教案反思等材料及时上传学科园地。积极参与网上评课。
(2)充分利用网上教科院和学科教研网等,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3)充分利用 “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教学新视野”、“微课程”等网络资源,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