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陈丽珠)
发布时间:2019-1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贾鹰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相互转化

常州市第三中学    陈丽珠

【学习目标】

1. 掌握氨气与铵盐的组成、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

2.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启发思维,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紧密结合。

3.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会“问”、学会“说”,生生互助,扬长补短,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

【学习重点】

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氨气与铵盐的组成、性质与相互转化及其原理。

IMG20190916153443.jpg

【学习过程】

环节一:初探氨气

结合一轮复习书暑期完成的“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解答:

1.氨气的结构式、电子式?氨气分子中N原子杂化方式?氨分子空间构型?

2.氨气易液化原因?液化后的氨气称为______,它在工业上有何用途?

3.请从分子结构角度解释氨气为何极易溶于水? 氨气常用于喷泉实验,画出简易图并解释其原理。

4.分析氨气作为碱性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归纳检验氨气的常用方法。

5.写出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的离子方程式。

6.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氨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举例。

环节二:理解氨气   

通过小组交流、教师讲授完成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环节三:感知铵盐

结合一轮复习书暑期完成的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解答:

7.铵盐都含____离子,该离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_____,空间构型_____

铵盐属于_____晶体,物理性质有何共性?

8.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可否用此法制备氨气?

   用何方法从硝酸铵或氯化铵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如何保存铵态氮肥?

9.铵盐均易水解,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根据铵盐水解方程式,分析如何由铵盐制备氨气?

10.由氨水中存在的平衡,分析如何由氨水制备氨气?

11.实验室制备氨气有哪些方法?分析其中原理。如何制备纯净氨气?画出简易示意图。

环节四:感悟铵盐

通过小组交流、试题练习、教师讲解领悟铵盐与氨气的关系,让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2016·苏锡常镇二模)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稀酸,可溶于Cl-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id:2147501468;FounderCES

(1) 溶解步骤的温度应控制在6070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习题讲评课是高三课堂的主要课型之一,现高考模式下,选修越来越被弱化,化学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前期:按好、中、差相互搭配做好4学习小组分组工作,即每4一小组搭配好、中、差。

第一环节:小组讨论——解决个性问题

1.以同桌二人小组为单位,按错题的顺序,由做对了的同学讲给做错了的同学听。把通过两人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完后,再把两人都做不来的题留到四人小组解决。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四人小组中做得来的同学帮助解决二人小组没能解决的问题。

    3.如有四人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交8人小组(临近的2个四人组)进行解决。

    4 . 再不能解决的由组长写好字条交给老师。

第二环节:老师讲解——解决共性问题

1.可以把错题统计中错误率较高的题、有共性的问题,提前制作成课件或直接投影,为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作好准备。

2.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对答案,而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勾画题目中的关键词。要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变化,要讲解答题的一些技能与技巧,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搞懂一题后能带动解一类题为讲解的目标,不能仅仅是就题讲题。

3.如果是特别难的题,要坚持“讲了也不懂的则不讲”的原则)

第三环节:学生互讲——落实真懂问题

1.教师讲了之后,必须留下时间给学生自主消化,实现真正的搞懂。千万不要为了想把试卷(或作业)讲完而拉进度。讲了没懂等于白讲。

2. 如果时间不够宁愿少讲几个题,也必须留时间给学生当堂消化,真正的弄懂。

3.互讲,可以是同桌再次互讲,或小组内互讲,但必须坚持出错人优先讲,中差同学优先讲的原则。

第四环节:归纳拓展——解决运用问题

1.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归纳出解题的关键点、同类题的易错点和知识的易忘点

    2.根据课上学生的纠错情况,可选一些拓展题或矫正题让学生进行跟踪练习。

每次练习或考试之后,将其中的易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形成“错题集”,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这是最有价值的个人资料。

   这四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也可以是两节课或三节课完成;也可以把一份练习或一张试卷的讲评分为几节课,每节课都采用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可以灵活把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