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孙中山的救国之路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常州市第三中学 倪红娟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思想的产生背景和作用,认识到思想与社会、思想与社会相互作用。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了解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认识到人类文化经历了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探讨,学习孙中山为理想坚持奋斗,为中华振兴而努力的精神。树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越。
【重点难点】
重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难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学习过必修一的《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没有学习过必修三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对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没有系统认识。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平台,形成知识脉络。
思想史的学习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高一学生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可能感觉有难度。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图片、漫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对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新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回答)
教师:有没有想当医生的?医生这个职业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历来颇受人们尊敬。曾经有一个青年医生,医术精湛,而且挣钱很多,但是他毅然弃医从政了。他说,当医生只能救少部分人,从政却可以救国、救大部分人。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的主人公——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振兴中国而奋斗,今天我们就循着他的救国之路,探究他的三民主义思想。
(教学新课)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病症”——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
(学生看图说史)
国际地位: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和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侵略
政治状况: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民生状况:百姓困苦、民生艰难
名医处方知多少?
教师:其实,近代历史上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过不同的救国方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生看图回顾,教师提醒总结)
孙中山为中国开出的第一副药方——改良
教师:在孙中山28岁的时候,曾上书李鸿章,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振兴中华。结果呢?李鸿章说,一个28岁的年轻医生能提出什么好办法?拒不答复。
这件事使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无药可救,于是从改良转向了革命。下面,
二、孙中山开出的“灵丹妙药”——三民主义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三民主义的内容,根据表格,说说孙中山针对中国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学生看书,思考)
探源三民主义
教师:孙中山的“药方”是“西医处方”、“中医处方”还是“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呢?(学生看图回答)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初审药方——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1、民族主义
材料一: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材料二:“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族,这话太错---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教师:民族主义把矛头对准了谁?采取什么手段?有何进步性?
2、民权主义
孙中山说:“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
教师:孙中山认为国家主权属于谁?因此他反对什么制度,主张建立什么制度?打算采取什么手段实现目标?
3、民生主义
材料一:欧美国家贫富不均,竟到这地步,所以要预筹个防止的法子。免得中国再蹈欧美的覆辙。
Q: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目的是什么?说明孙中山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问题,中国尚未出现,都想好解决方案了——前瞻性)
结合课本内容,说说他的具体对策。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板书展示。
材料二:地价由地主报告到政府,许多人以为地价由地主任意报告,他们以多报少,政府岂不是要吃亏?因此,政府制定条例,一方面照价抽税,一方面可以照价收买。
Q:根据材料二,地价由谁申报?如何防止地主虚报地价?说明民生主义具有什么特点? (思维缜密)
三民主义总的来说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思想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让我们来看看孙氏妙方的疗效。
三、“孙氏妙药”之疗效 ——三民主义的实践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总结。实践成果、不足
过渡: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中国虽于共和国体之下,深受专制之痛苦,这到底是为什么?于是,孙中山这位名医进行了复诊。
四、孙中山复诊——三民主义的发展
(一)再审药方——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1、民族主义
(学生看漫画)
教师:漫画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最大的敌人是谁?帝国主义。那么孙中山有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呢?没有,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支持革命。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因此也谈不上付诸实践。
2、民权主义:
(学生看漫画)
教师:漫画中的老百姓为什么那么说?
民权主义有没有提到给予老百姓基本的权力?
局限性:只是中上层资产阶级的民权, 未规定平民权利,脱离群众。
3、民生主义:
(学生看漫画)
局限性: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未能得到土地。
过渡:孙中山经过种种挫折,总结了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反帝的重要性,无奈力量薄弱,此时谁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
(二)多方会诊——孙中山得到的热情帮助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孙中山得到了谁的帮助?苏俄、中共。于是,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三民主义。
(三)开出新药方——新三民主义
新药方新在何处?——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四)新药新疗效——新三民主义的实践
结合图片,说说新三民主义是如何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
1924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他的一生是为民主革命、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的一生,尽管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看到革命的胜利,但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他的遗志,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所以,我们是孙中山思想的继承者,也是践行者。
五、继中山遗志,传中山精神
1、朗读孙中山国事遗书,体会其精神
2、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