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校际交流>>文章内容
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张坤玲)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红娟

汲取养分,坚定前行

——2019年10月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张坤玲

201910

 

2019108——12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高中历史学科骨干教师提高班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让我对高中历史教学、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收获满满。

主持培训的是南师大的名师姚锦祥老师、历史学界的专家叶小兵、李惠军、赵亚夫、齐春风、刘克明、袁廷虎老师等分别做了精彩纷呈的讲座,李惠军老师还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开课,展现了名师的课堂风采。

叶教授指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必修与选修内容重复、与初中义务教育课程衔接不畅、教材的时序性不强;叶教授就《中外历史纲要》这本新教材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分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整合教材,突出主题;以大概念为抓手,突出学习主题;选择性必修旨在拓展教学的视角与视野。

专家指出,各教学环节“情境感受——任务驱动——材料研习——自主探讨——交流提升”,会带来高中历史课堂的新变化。

李惠军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他为我们开设了高中《辛亥革命》、初中《辛亥革命》两节纵向的同题异构课。虽然课程难度不同,但是贯穿始终的是李老师对教学的热爱和思考。他深情地朗诵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听者无不为之感动,课堂气氛被推向高潮。

在六朝博物馆,我们还观摩了一节《“陶”醉千年》校本课程。在博物馆里上课,体会中国传统陶器文化的魅力,是一种特别的学习体验。南外的学生表现出的广博的知识面、传神的表达、强大的动手能力,让听课教师叹为观止。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教学还在继续。我会把在培训中汲取的养分,转化为教学前进的动力。在新教材即将启动的契机下,寻找历史教学新的增长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