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下午,常州教科院李令永博士来校,就国家级课题《高中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的行动研究》作结题指导。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课程设计无疑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在校本课程设计上还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强调以学校为基础(为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之用。但当前校本课程设计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误区是把“校本课程”变成“学校课程”,即学校们从各自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出发,根据自身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在学校开设些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素质。尽管这些课程可能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学生们的需求,但问题是这些课程在设计之前,许多学校并未做有关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调研,只是想当然地从自己的“办学思想”出发来设计有关课程。从本质上讲,这违背了校本课程设计的精神实质,是“伪”校本课程设计。校本课程设计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独特需求,课程设计不能拒学生于门外,这是学校开展本课题研究最为根本的一条。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让学校校本课程遵循“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的教育哲学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计,其次,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或某个侧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效果、效率或效益显著。
李博士1个小时的指导,让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课题组核心成员结合李博士的指导意见,对课题结题报告及答辩PPT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准备参加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