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2.通过对HCl形成的化学本质探讨,理解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3.掌握常见物质空间结构,会用结构式表示.
4.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2.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三: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2.用共价键去解释某些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
【复习】1、什么叫离子键?原子、离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思考】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
【过渡】大家还记得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吗?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从宏观的角度看,氯气和氢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氢。如果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反应呢?
【课题】H2与Cl2反应的微观本质
【问题】 H和Cl之间是如何结合成为HCl分子?
【动画】 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
【讲解】氢原子和氯原子结构都是不稳定的,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那么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引出】像氯化氢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 二:共价键
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
【板书】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设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FeCl3
【讲解】像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设问】还有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呢?举例说明
【讲解】刚才我们所举例的化合物都符合我们所说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条件,那是不是所有的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呢?
【强调】:铵盐是离子化合物
【设问】那么共价键存在在哪里呢?
【板书】3.存在:
非金属单质
原子团
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讲解】共价键是再分子、原子、原子团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团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参与成键的原子各自提供未成对的价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一对电子同时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运动。
【讲解】同样,和离子化合物一样,共价化合物也能用电子式表示。
【板书】4.电子式表示:
【讲解】在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并未形成阴阳离子。因而,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时不能标电荷,在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首先需要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需共用几对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
【示范】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强调】在书写电子式时要注意:
①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②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③没有形成离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一样用[ ]和电荷符号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I2 HF H2O的形成过程
【思考】根据H2的电子式思考为什么他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的角度思考)
【提示】因为H两两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结构,而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具有稳定结构
【讲解】化学上用电子式虽然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共价键的实质,但是,表达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将上述HCl分子改写成结构式。
【练习巩固】将书本上的电子式改写成结构式
【思考】观察以上分子的结构,思考非金属原子是成键有何规律
原子 | H | Cl | O | S | N | C |
成键数 | 1 | 1 | 2 | 2 | 3 | 4 |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指导下,归纳总结出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规律
【总结】成键规律
以共价键结合的两个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可以是一对,也可以超过一对,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每个原子达到2e或8e最稳定结构所需要的电子数就是它的成键数
【辨析】1.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
2.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3.只有非金属原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练习】请写出NaOH Na2O2 NH4Cl的电子式
教学反思:
一、通过本节课的上课情况来看,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较为成功:
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化学键是在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建物质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学科思想,是重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解微观结构时往往感到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必须有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在知识目标的定位上,以试图了解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共价键的概念为重点,首先使学生充分理解的共价键的概念,以此为基础从而逐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常见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在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上,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寻找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稳定物质的途径,从而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2、教材处理得当:
在电子式和结构式的教学中,通过氟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成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不同,巧妙地将电子式与结构式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结构式书写的方法和其重要性,效果颇佳。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课题引入恰当,本节通过与离子键的对比学习,寻找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时,发现非金属原子间如形成离子键时会产生矛盾,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深刻的理解共价键,并体验科学探究的正确思想方法。
(2)教学流程严密流畅。通过引入课题,产生疑问,探究氯化氢形成的真正原因,然后通过动画演示来具体、形象展示氯化氢形成过程,揭示共价键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共价物质的电子式,在此基础上来巩固物质电子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电子式的书写进一步理解物质结构式的书写。
(3)课堂小结新颖,通过小结不但回顾本堂课学习的重要知识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进一步领会物质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
二、还有以下几点须改进:
1、在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应给予足够的时空:
对于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如:对共价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的练习时间、讨论和方法总结不够充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功能有待加强:
本节课的多媒体的功能开发不够,有许多内容作了电子黑板的作用,尤其在本节课中共价键形成过程是否可用一些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对共价键的理解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在今后还应加强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