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下,沉着应对
——2019届江苏高考语文考前复习研讨
孔 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前冲刺,贵有利器。我有幸于4月16日至4月18日前往南京参加“2019江苏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研讨会”。会议特邀高考研究专家、教学研究专家以及高三一线名师从各自角度探讨冲刺复习的提分策略。本次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考一模之后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方面出现的问题,为各地高三语文教师全面提升复习效率提供指导性的策略。
高考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锦老师做了“江苏高考语文命题思路分析及复习应对”的报告。他指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立足“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素质教育为价值理念,在命题上将注重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知识体系与跨学科的综合性考查、具有时代性、政治性特征的应用性考查,命题风格逐步向全国卷靠拢,题型设置上增加选择题比重,题目难度上体现选拔性考试的区分度。
2、2019年试卷难度保持与上年基本持平特征,平缓过渡。其中语言文字应用部分减少1题,词语辨析、语句衔接为必考题,语句衔接题为该部分较难题型,重点考查逻辑性。
3、文言阅读部分选材于江苏人事,表彰乡贤、弘扬江苏文化、体现积极教育意义。该部分实词辨析题较为容易,内容辨析题略难,主观题较难,句子翻译题最难。2019年句子翻译提高到10分,复习时一定注意全句意思要通顺,符合整个文言句意;实词与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4、古诗词鉴赏部分历年得分较低,该部分命题倾向抒情诗,侧重抒情内容、抒情手法、技巧。
5、名句默写部分题型不变,高中部分4分,初中2分,课外2分。
6、现代文阅读部分是今年改动最大的一块。文学类文本部分今年命题有两种可能,一是4+5+6,一是3+6+6。主要考察五个方面:重要词语、语句的理解;某段语句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描写手法;探究题。其中“探究题”参考全国卷近三年的题型。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难点可能会出在对全文的把握上,其中论述类文本侧重考查逻辑论证与批判思维,以时评、论文的可能性偏多,题型在1选2主,或2选1主中选择。实用类文本侧重信息处理与超文本能力,以新闻、调查报告为主。
7、2019年的作文命题基本上与江苏历年题目相近,体现政治性特征。
南通一中薛海兵老师就“高考古诗文考前冲刺复习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1、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可以做微专题单独复习。
2、语言得体部分可以做资料弥补工作。
3、诗歌情景理解题是江苏特色题型,要注意课内外名句。
4、古诗词鉴赏部分命题趋向以单篇诗歌考查为主,选材以言志类律诗为主,适当的回归课本,最后五十天复习中,建议“把诗歌当文言文读”。
5、文言文阅读部分,以写人记事文本为中心,重点考查翻译,概括题复习可以“将文言文当现代阅读”。
6、最后强调“回归课本”势在必行,务必注意课内名家名篇,适当训练新题型。
文学类文本今年趋向国内名家小说,复习时不建议题海战术,倾向于围绕考试说明梳理题型。中华中学的武健老师指出,今年散文命题可能性不大,不需要做单独复习,可以按照小说复习准备。最为重要的是选择最后五十天的复习试题,他建议将江苏近三年高考原题,以及全国卷近三年高考原题做梳理复习。以夯实基础,完整答题,规范答题为二轮复习的重点内容。
2019年江苏语文卷新增实用类文本,三篇文本阅读,篇数增加时间不变分值不变的情况下,对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解题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尤其要重视对学生速度的训练,保证学生完整答题。无锡天一中学的陆峰磊老师提出,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考前复习可以适当的回归课本,将《拿来主义》、《简笔与繁笔》、《美美与共》等文章带领学生梳理脉络思路,训练信息抓取能力。
语言运用与附加部分变动不大,按照常规复习推进即可。
作文部分历来是语文考试的重头,徐晓彬老师对今年的作文复习给出了两条建议:
1、注意文体特征训练。记叙文讲求“切口小、取材近、细节真、语言美”;议论文则讲求“论题重大、忧思深远、内容宽广、语言警拔”。
2、作文是能力的体现,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仍然是复习的重点。
三天的教学研讨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专家们知识的渊博,也对下阶段高考复习的方向和措施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在校领导的指导之下,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年我们会继续努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