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我校生物组丁楚楚老师在高一(1)班开设了一节题为《DNA分子的结构》的校内公开课,并且有幸邀请到了我校生物组特聘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明华老师来校指导。
本节课以探究DNA分子结构为课堂主线,分析科学史料,创设探究情境。在复习完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结构的基础上,以问题串的问题(5个衔接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将史料分析与模型构建有机结合,重现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究之路。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并大方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实现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双突破;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和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后,王明华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这节课开课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史料,将DNA结构的发现科学史以问题串的形式有机地融合到本节课知识中。5个问题的设计也非常巧妙,环环相扣。本堂课还利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展示效果很好。另外,王老师也给出了改进意见:问题之间的语言过渡可以进一步优化。本校生物组其他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想。
关注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相信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会更加优化,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文:丁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