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开学初师发处布置任务以及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组进行全体教师第二次研讨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教研组老师的个人发展:
1.全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如何加强教学业务学习;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思想和教育教学素养。我们倡导每位教师以有效达成“五个一”(每学年做到:通读一种英语教学专业刊物,研读一本专业理论著作,撰写一篇研究性论文或教学案例分析,开设一节市级或校际研究课,结合所任教年级命制一份试题)作为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2.结合每周一课,通过课堂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方式提高我们教师教学业务,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继续通过磨课(一课多人上和一课多次上)的形式,帮助和督促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鼓励并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参加校基本功大赛以及市级教学论坛,以沙龙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加速他们的成长。
3. 利用好手头的好资源-特聘专家。我们组教科研水平整体而言不高,撰写论文懈怠的现状,我们将如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需要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话,我们可以提出申请。此外,希望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并请专家对我们的论文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采取集中讲座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切实做到写论文的老师有所收获。 4.对于本组内几位新教师,要求师傅务必认真进行手把手的教学指导,徒弟能做到听一课上一课。
5.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多学习,多渠道获取信息。多申请承担市教研室各类活动。多申请市级公开课的开设。让本组教师多承担任务,在任务中研究问题,在任务中培养教师。
“基于标准与学生的教学改进”系列研修主题设计活动
为了突破教师专业学习的瓶颈,学校尝试在第五轮主动发展期间,让教师能围绕共同的主题,通过反复的实践反思和分享交流,使研修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序的、聚焦的、可分享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即“教师课堂”。
教师课堂的基本框架主要是两个贯通。第一个贯通是,将学校的各项专业活动,如主题报告、实践指导、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等贯通起来;第二个贯通是,促进教师将自身的专业发展路径,如专业指导、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贯通起来。贯通这些专业活动的那根“线”,就是研修主题,即教师课堂的课程内容。教师或教师团队确定研修主题的基本程序是:调研、初定研修方向;讨论、提炼研修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根据研修过程,形成新的研修方向。
二、本学期将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础,聚焦“基于标准与学生的教学改进”,讨论、设计研修主题。
在2018年12月的英语组青年教师成长营主题论坛活动中,面对青年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新课标下的‘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王菁华老师利用自己的任教班级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研究,分析我校高一学生的写作现状和问题,从“以读促写”和“以写导读”两个方面介绍了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得出的方法鲜活而有效,整个活动干货满满,让在场青年教师收获颇丰。这样的研修主题来源于教学实际,是对英语读写课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如果在这次活动后能将这方面的经验提炼并写成教学案例或论文,那就实现了教师课堂“四位一体”的研修过程。【每一个研修主题,都经历“四位一体”的研修过程:“听”中学——主题报告,通过主题报告,实现专业引领,引起教师的思考;“做”中学——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围绕研修主题,开展公开教学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促进行为改进;“说”中学——主题分享,每位教师都针对研修主题、在教研活动中作主题发言或实践案例交流,以深化教师的学习;“写”中学——成果交流,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以提升感悟。】我们后面将要分备课组进行研讨,请每个备课组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本组的研修主题。
三、其它事项
1)针对2018年英语高考题和201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组织全体高三教师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目前复习工作的现状,明确要求和目标,交流全学年教学计划;全面、科学安排下学期的教学复习进度,统筹好新课与复习、课本知识与补充知识等的时间精力安排,做到科学合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
2)在教科院统一安排下,组织好一模(三月底)、二模(五月初)两次考试;
3) 在师发处统一安排下,组织好青年教师一模考试
2.市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
3.高三英语口语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