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13日,时值暮春,有幸参加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江苏教育报》编辑部、江苏锡山高中承办的 “苏派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
13日上午,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在锡山高级中学行政楼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主持。我们认真听取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部长王湛做的专题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从重大部署、先进理念、宏伟愿景、战略任务、四个维度阐述,指出返璞归真、与时俱进的理念,将以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以“人”为核心,谋求新的发展理念。宏伟愿景是总体目标的体现,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关系密切。战略部署从普及、质量、公平、结构四个维度展开,实现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为高度。
接着他还阐述了对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课程改革必须有正确的思想引领,课程改革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如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更有生机活力,更有成长空间。
整个活动由五堂展示课和专家讲座组成,其中在每堂课结束都有简短的评课和微讲座。这种形式使得与会老师可以及时交流,合理消化丰富的专业学术讲座内容。五堂展示课选题自不同课型,内容丰富。苏州中学园区校副校长、苏州市教育紧缺人才许友超老师带来的小说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堂伊始,许老师便沉下身子,奠定了跟同学们一起交流,共同学习的调子。整个课堂洋溢着师生共读的色彩,“疑点重重”是为整堂课的问题支撑,由学生预习学案中的六个问题贯穿课堂始末。加西莫多为什么遭受刑罚?人们为什么如此厌弃伽西莫多?人们为什么要去观赏行刑?为什么小姑娘们、小孩们笑得格外剧烈?为什么作者要如此详细地描写刑台的外表,刑台为什么要有“建筑艺术的意趣”?课堂结尾处说“观众也都被感动了”,事实上,他们就那么容易改变?题目为什么要叫做“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题目中的“眼泪”和“水”有什么象征意义?几个问题看似截取比较随意,实则体现了文本理解的层次和深度,可以串联起对文章的由浅入深的分析。“雨果为什么要把伽西莫多写得这么丑?你愿意你的精神长相这样吗”?“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两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传统的美丑对比,冰冷生硬的文字寻找来得更加温情。但在这温情之余是雨果的沉痛思考,更应该是读者的冷静琢磨。是的,艾丝美拉达的可贵在于伽西莫多要水之际搁置仇恨的帮助,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善性的美,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不仅仅止于揭露和批判,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黑暗叹息之于燃起的星星之火。
此外我们还一起听取了张丽娟老师的诗词教学《望海潮》,杨梅老师的戏曲教学《长亭送别》,严龙文老师的实用类文本教学《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薛海兵老师的任务写作教学《演讲稿,写给听众》,每堂课都有每个老师的特色,都围绕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以任务研习为推动,学研一体。最后,大会在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唐江澎的报告中结束。新课标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在文本结构上,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各个部分。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大考验,殊不知“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沉静自我,砥砺前行!(叶荣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