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艺术歌曲
吴琛燕
教材分析:
高一下册内容主要是沿着西方古典音乐史的脉络来介绍的,通过不同时期典型音乐家及其作品,介绍不同的音乐形式、音乐文化、音乐理论,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对生活中音乐美的追求。在这个历史脉络发展中,前面已经有巴洛克的巴赫,维也纳古典乐派顶峰人物贝多芬,接下来就是浪漫主义的舒伯特,舒伯特的艺术成就在古典音乐历史中独树一帜,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方向,甚至是后无来者式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他的艺术作品也承接了古典后期和浪漫主义早期,因此以他作为介绍浪漫主义的音乐,最合适不过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巴洛克的风格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因此用对比、举例、协商的方式去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应该更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思维和听觉还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单声部的惯性中,通过艺术歌曲的内容、演唱、伴奏等专业指导的聆听,既能培养纵向音乐听觉,也能拉近与古典音乐的距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出《魔王》钢琴伴奏中的节奏特点和意境
2、能说出《魔王》音乐中的人物角色特点,以及音乐表现
3、能说出《魔王》歌词的特点以及伴奏与歌词之间的关系。
4、能通过《魔王》的学习,自主分析《鳟鱼》音乐创作的思维特点,并且能流畅的唱出《鳟鱼》的主旋律。
5、学生能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并且通过与巴洛克音乐的对比,说出浪漫主义音乐与巴洛克音乐精神文化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学唱艺术歌曲
难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音乐与众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魔王》李斯特改编版钢琴独奏
你觉得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节奏有什么特点?
2、介绍舒伯特的生平。
3、通过几组数字,了解舒伯特的代表作品
二、欣赏《魔王》
1 、歌曲中一共出现了几个角色?这几个角色的人物特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
(提示情绪、演唱的音色)
2、再次聆听《魔王》片段,分析父亲、儿子、魔王这三个角色的对话,分析歌词的特点,说说伴奏和歌唱之前的关系。
3、音乐跟随着诗歌内容的发展也在行进,音乐有没有重复?
介绍艺术歌曲通体歌的概念和特点。
三、欣赏《鳟鱼》
1、按照《魔王》的分析思路,试着分析作曲家如何创作表现《鳟鱼》这个主题的?
2、学唱主题
3、中文与德文有何不同感受?你怎么理解?
四、听赏《鳟鱼》与巴赫的教堂合唱
1、比较两首作品,你认为有何不同?
2、总结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
课后评价:
朱东健:课堂流畅,教师上课声情并茂,课堂有活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与讨论。注意课堂问题的预设以及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教师的课堂知识储备丰富。
高波: 课堂的导入是否可以更换,用原版的钢琴伴奏音频,不用改编的。另外在思考创编的时候也可以放在课堂完成。
王科: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对于教材和课外延伸的知识都掌握的非常到位,不局限于课本,又把内容进行了更好的整合和升华,不仅有学生音乐鉴赏、歌唱、还有音乐理论的学习,这节鉴赏课把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都做了详略得当的补充,老师的PPT 做的比较美观,问题的指向通过关键字提示,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1、课堂的语言还可以更精练
2、对于音乐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能多出创编的实践
3、本科的知识点相对容易,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成就还可以再提升。
4、教唱主题环节,可以教一句德文,这样更容易辨析德国诗歌对于艺术歌曲韵律的影响,提示学生关注语言和音乐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