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组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现结合学期初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1、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质量调研。备课组长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组内教师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我们组的老师个个敬业爱岗,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校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高三备课组老师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研究考试说明,认真备课,相互学习、研讨,力求复习过程中准确、到位,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果。数学学科成绩稳步前进。高二备课组老师这学期工作任务重,要在小高考启动前完成教学进度,相当辛苦,但他们没有一丝放松和懈怠,做好了很好的传承作用。高一备课组老师,尤其是新引进的两位年轻教师,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加强研究,相互探讨,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仍然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努力。现在学校的两个年级都配有实验班,实施了“在睿翼平台(ipad)”下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成绩斐然,经过了一年的实践。
2、组织好每月一次的教研组活动。9月2日,全校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我组张兆义老师代表理科组奉献了一节精彩的数学研究课。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学校特聘专家徐淮源院长参加并作了精彩点评。每月的教研活动则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学习与交流。
3、积极参与市教研室、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学习他人先进经验。
侯卫婷老师积极参加常州市李金蛟名师工作室活动。
丁里顺老师走出校门,积极在校际交流中开设研究课,提高自己。
4、邀请数学高考专家来校指导
12月份,邀请了南师大博导、数学高考专家宁连华博士给全体高三学生作了高考复习的报告。全体数学组35周岁以下的老师也参与此次活动。
二、教科研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教研组本学期深入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
2、认真完成学校师发处布置的各项任务
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学校师发处要求的四星复评材料工作。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后记并邀请组内老师及时互相点评,同时备课组长也认真积极完成网上评课。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
本学期丁里顺老师加入学校工作坊,成员:许淑君、戴洪飞、张刘成、刘红艳,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能提出质量较高的市级课题。
张刘成老师发表论文1篇,王逸楠老师撰写的文章获得省教科2018好家风好家训家风征文获优秀奖,刘红艳老师发表论文1篇。
4、坚持开设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本学期每周一课的研究主题依然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后,全组教师通过组内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先进行了理论的提升,再进行实践的探究,组内老师开设了20节研究课。
5、积极参加校内外数学教研活动
9月27日,李金蛟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本校开展,侯卫婷开设研究课。
12月6日,丁里顺老师在“常州三中、常州二中校际教研活动”中开设研究课,受到特聘教师李金蛟老师的好评。
6、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
配合学校组织本组青年教师进行“板书设计大赛”,范云获得一等奖,王苑、徐雨成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三中的数学组,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家过得很充实、很愉快。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每年学生高考的数学成绩也创历史新高,获得学校领导的好评。我们在教改中探索,我们在教改中前进,点滴的成绩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