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愿景
以生物新课程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增强教研组的研究意识。在教学的实践中,认真研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深入了解新课程与目前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主要方向,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开展学生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工作
1、课堂研究:
按照学校和教师发展处的要求,落实了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月安排一次教研组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钻研教材、精心预设,一起制作学案、课件、教具互相听课。利用每天在一起批改作业的时间共同研究教学反馈情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技能。“每周一课”成为组内成员相互学习的平台,在听评课的过程中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以下为开学初制定的开课主题:
本教研组学期研究主题 | |||||
第一次开课研究问题 | 模型与建模中的理性思维 | 开课教师 | 丁楚楚 | 开课时间 | 第 2 周 |
第二次开课研究问题 | 模型与建模中的理性思维 | 开课教师 | 凌祎丽 | 开课时间 | 第 4 周 |
第三次开课研究问题 | 生物教材中理性思维的 研究与开发 | 开课教师 | 史佳丽 | 开课时间 | 第 8 周 |
第四次开课研究问题 | 科学史中理性思维的研究与开发 | 开课教师 | 皋磊 | 开课时间 | 第 10 周 |
第五次开课研究问题 | 核心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 开课教师 | 陈磊 | 开课时间 | 第 12 周 |
第六次开课研究问题 | 演绎与推理中的理性思维 | 开课教师 | 丁楚楚 | 开课时间 | 第 15 周 |
各位老师通过主题式研究,完成了本学期教研组开课计划,情况汇总如下:
丁楚楚 | 两节校内公开课 一节对外公开课 |
陈磊 | 一节校内公开课 一节对外公开课 |
凌祎丽 | 一节校内公开课 |
史佳丽 | 一节校内公开课 |
皋 磊 | 一节校内公开课 |
尤静霞 | 一节校内公开课 |
课题研究
我们组多位教师参与了省级课题《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的研究,在生物教学中运用“黑箱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假设和推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其逻辑推理及判断能力。陈磊和皋磊老师完成了“高中生物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开题工作。本学期皋磊老师撰写的相关课题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实验教学与仪器》,为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过程性材料。组内其他教师也积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有四位老师的论文分获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二、三等奖。史佳丽、凌祎丽以及丁楚楚老师的论文在“一师一优课”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
3、特聘教师来校指导
本学期,生物组邀请特聘教师王明华老师对史佳丽老师的一节《能量流动》课进行了指导,王老师对史老师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剖析,给予高度评价。课后,组内与王老师进行交流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多方面问题。此外,王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精彩的奥赛讲座为高二参加奥赛的学生引路,使师生均受益匪浅。通过参加工作室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开阔了组内老师视野,使我们组青年教师在生物教学与教科研方面的能力与水平都得以提高。
4、学生发展
为丰富校本课程、提升生物教研组教学水平,这学期,生物组组织了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工作。高一期末结束时选定了部分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辅导工作由陈磊老师负责。 奥赛辅导教师利用周六时间对参加奥赛的学生进行系统辅导,经过学习及考试选拔出优秀学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参加校外辅导。今年由于报名时间所限,没有来得及参加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举办的高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希望各位老师吸取教训,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加以弥补。生物奥赛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为优秀学生自主招生创造条件,并为今后的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回顾一学期工作,仍存在不足,希望组内同仁能克服惰性,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教研能力,为生物组发展和自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