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音美教研组工作总结
朱冬健
时光如梭,新的学期又转瞬即逝了。在这个学期中,在这新的校址里,我们音美组的老师们也跟学校所有的同事一样,各司其职,认真完成着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不计报酬不计得失……
在这学期中,三中经历了异地搬迁,喜迎90华诞,为了能给九秩添砖加瓦,我们音美组也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1、两位美术老师为了学校的陶艺特色,重建学校陶艺教室采买设施设备;重建陶艺博物馆,从策划、设计、安排实施到中国陶瓷发展史简介的文字图片搜集编撰、陶瓷博物馆前言后记的文稿撰写,一次又一次的和广告公司商榷文字、图片、色彩的安排……。
2、两位音乐老师更是为了校庆精心策划一台节目,期间经历了半年构思、准备阶段后,9月初开始真正落实。活动全程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为这台节目的构思、主题、节目形式,开会讨论了数次,才最后落实到真正的排练。老师们每天大课间、中午、下午、甚至晚上都放弃了休息时间,留下来加班加点的排练。
尽管整个的过程繁杂且辛苦,但是组内老师齐心协力,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大家都干的十分带劲,因为这个过程是全新的、是一次有意义、且充满能量和学习的过程。结果也是众望所归,陶瓷博物馆顺利建成;十一月的校庆整台文艺汇演圆满的完成。
除此之外,本学期我们音美教研组的老师们仍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主要工作业绩记录如下:
●2018年8月31日,朱冬健老师在常州市大市美术开学初教研活动中做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学习汇报。
●本学期开学初,朱冬健老师和高波老师为两批德国师生代表团课上中国书画、剪纸、中国结等中国文化课。
●2018年10月,朱冬健老师辅导的学生陶艺作品,在常州市教育局举办的高中通用技术创新大赛中3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
●2018年11月,王科、朱冬健分别参加了在常州、镇江的音乐和美术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省级培训。
●2018年11月,我校在“常州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朗诵展演中学组一等奖,王科老师在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奖。王科老师指导的学生朗诵获得江苏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朗诵类三等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本学期朱冬健老师为常州教科院编写了初中劳动技术和高中通用技术2本《陶艺》教材,历经五年完稿了,市教育局基教处利用本教材已经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对22所初中、7所高中学生进行为期每学期两天共18课时的选修课程培训。
●2018年11月份朱冬健老师参加了课题《陶艺课程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陶艺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其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实验校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601050778A-TY20)在北京的中期报告会。
●2018年12月6日朱冬健老师参与以二中同体异构研究课《艺术美与形式美》。
●组内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开展“每周一课”活动:
朱冬健的《设计与生活》(9月14日);《艺术美与形式美》(12月3日);
吴琛燕的《现代京剧》(12月11日);
王科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12月24日);
高波的《宏伟的宫殿建筑》(12月26日)
●吴琛燕老师认真负责地上传:组内老师完成了的“每周一课”等“学科园地”内容。
十二月王科老师和吴琛燕老师开展高二学生的大合唱比赛,期间两位老师帮助个别班级选、剪音乐,提出排练方案。总是把最小的活动做到最认真、专业的准备,从评委评分表、现场的话筒调试、PPT 的制作,无一不精益求精。大合唱结束后,紧接着的就是全校的迎新元旦文艺汇演和学校达人秀的闭幕式,又是一台文艺节目。因为校庆恰逢周日,整台节目很多老师和同学没有观赏,所以王科和吴琛燕老师把其中一些精彩的节目重拾起来,加上达人秀的优秀节目组成了一台长达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两位音乐老师充满爱心,看着每个孩子都在认真、热情的参与,也希望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登上舞台,找回他们自信和认同。
临近学期末,回顾这半年,充满着感恩和激情。
201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