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高波)2018.12.26校内公开课
宏伟的宫殿建筑
发布时间:2019-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高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发展历史;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木结构框架体系的特点;了解宫殿建筑构建方式及审美特征;了解宫殿建筑是传统文化与精神思想内涵的体现。

2.能力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方法;学会用建筑艺术术语表达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通过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欣赏,增加对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的理解,从而更加热爱民族文化,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宫殿建筑艺术构建方式及其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宫殿建筑皇权的象征等精神内涵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导入:世界著名宫殿建筑(图片介绍)

授新:

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历史

二、故宫——皇权的象征

请同学介绍游览故宫的感受

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通过图片游览故宫,通过问题引领,小组竞答的互动教学让学生了解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与精神内涵。

⑴.故宫整体布局是怎么样的?它体现了什么思想?

⑵.故宫里有多少间屋宇?

⑶.故宫为什么又被称之为“紫禁城”,“紫”代表什么?“禁”代表什么?

⑷.午门一扇门上的铜定总计有多少颗,有何寓意?

⑸.五座金水桥分别代表儒家思想的哪五个核心理念?

⑹.御道除了皇帝可以走,还有哪四个人可以走?

⑺.故宫的前朝部分为什么没有一棵树?

三、宫殿建筑艺术构建方式

1.形体

①.台基:(比例与尺度)

②.屋身:(节奏与韵律)

③.屋顶:(统一与变化)

2.结构(框架式结构)

3.空间(开放式空间)

问题引领:

⑴.台基有何作用?

⑵.中国古建筑是怎样组织木材成为“间”?

⑶.为什么墙体和门窗可以成为最后一道构建程序?

⑷.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屋顶在外形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有何象征意义?

⑸.宫殿建筑的四个角为什么要翘起?有何实用价值?有何审美价值?

⑹.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它是如何搭建的?又有何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

⑺.太和殿飞檐上的吻兽有多少个?分别是什么?有何人文涵义?

四、宫殿建筑审美特征(课堂总结)

1.中国古代建筑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丰富的艺术形象、优美的屋顶

3.精巧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4.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5.鲜明、绚丽的色彩

 

五、拓展学习

1.中国古代建筑为何难以保存?

2.如何更好地保护古代建筑?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宏观上把握中国宫殿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了解

 

去过故宫的同学分享游览故宫的感受

 

小组抢答竞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故宫建筑处处体现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帝王的威严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小组抢答竞赛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与欣赏,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各种构件的精巧与科学,从而增强感性认识。感受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土木、砖瓦等材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无不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意蕴。大到整体外形,小到梁头瓦当,无不体现着形式与功能、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不体现着浪漫的审美情趣与实用理性精神的协调。  

 

 

 

 

学生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本课是否掌握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方法,能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外形、结构、空间及色彩装饰这些方面去概括其艺术特点,并能用建筑艺术术语表达感受。

 

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思辨能力,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保护古建筑的公民意识。

课后评价:

朱冬健:以学生活动探究为载体,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将发现问题的意识、来源及方法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启故宫发现之旅”采用问题驱动的模式,使学生集中在“宫殿建筑的设计及构建方式处处体现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一点来发现问题,采用自主思考和同伴交流的模式,是对构建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的品质得到提升。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还需要再仔细推敲。

王科:整节课是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构建和能力拓展,并通过“小组竞答”的模式思考、分析、提炼、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语言的运用上还可以再斟酌、提炼。

吴琛燕:课堂知识动态生成,自然流畅,教师结合“宫殿建筑的构筑方式”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适当的评价与正确引导。在板书的书写上应该更加注重板书的及时性及概要性。


  课后反思: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建筑单元的第二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该课为分为四个小节《宫殿建筑》是第一小节。宫殿建筑是世界各地、历朝历代发展最为成熟、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建筑类型,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将其单独分为一课时。建筑是由实体材料创造的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空间。它之所以成为艺术,因为它是由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等所组成的巨大的造型实体。是按着形式美的法则,利用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以及材质、色彩、绘画、雕塑的空间组合体现出自身的形象,并以内部空间造型与外部环境构成具有美的特征的统一整体。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形式风格,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体系。从商周到秦汉、隋唐风格的演变,到18世纪最为成熟,形成了雍容大度、严谨宏伟、豪华富丽的典型风格。在宫殿建筑中皇权的象征及建筑结构成为本单元欣赏教学的主要内容。宫殿建筑体现了封建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同时又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才能。

高一的学生对生活有着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有部分学生实地参观过故宫,也有很多同学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了解故宫,有着自己的印象与感触,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由此,对故宫建筑艺术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只有零星的、表面的、浅显的认识,渴望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知识,这些都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

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通过图片游览故宫,通过问题引领,小组竞答的互动教学让学生了解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与精神内涵。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例如:故宫整体布局是怎么样的?它体现了什么思想?故宫里有多少间屋宇?故宫为什么又被称之为“紫禁城”,“紫”代表什么?“禁”代表什么?午门一扇门上的铜钉总计多少颗,有何寓意?五座金水桥分别代表儒家思想的哪五个核心理念?御道除了皇帝可以走,还有谁可以走?故宫的前朝部分为什么没有一棵树?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故宫建筑处处体现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帝王的威严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本课教学重难点上,我又通过一系列问题:台基有何作用?中国古建筑是怎样组织木材成为“间”?为什么墙体和门窗可以成为最后一道构建程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屋顶在外形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有何象征意义?宫殿建筑的四个角为什么要翘起?有何实用价值?有何审美价值?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它是如何搭建的?又有何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太和殿飞檐上的吻兽有多少个?分别是什么?有何人文涵义?通过本环节的学习与欣赏,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各种构件的精巧与科学,从而增强感性认识。感受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土木、砖瓦等材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无不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意蕴。大到整体外形,小到梁头瓦当,无不体现着形式与功能、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不体现着浪漫的审美情趣与实用理性精神的协调。

为了检验学生本课是否掌握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方法,我让学生总结归纳宫殿建筑审美特征。学生能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外形、结构、空间及色彩装饰这些方面去概括其艺术特点,并能建筑艺术术语表达感受

最后,我抛出两个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为何难以保存?2.如何更好地保护古代建筑?进行学习思辨,拓展本课学习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增加了保护古建筑的公民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