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王科)2018.12.24校内公开课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发布时间:2019-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科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案

教学
      1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
.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
.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1. 新课:

    (一)

    1、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

    2、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演奏图)
         
    第一段:小提琴  优美、含蓄      第二段:二胡  柔美、深沉       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3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                        A                                 B
            
    西塔尔、萨朗吉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                 抒情、柔美                        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4
    、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可以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出示课件,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第3题)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许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二)
        
    对于南亚音乐,同学们是否了解了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化区域的音乐呢?
        
    钢琴上弹段旋律(《樱花》),提问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师介绍这首歌曲属于日本的都节调式:
        
    教师哼唱正在热播的《大长今》主题歌《希望》,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学生回答是韩国。对了,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这首曲子和《樱花》,都是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回答:东亚。
        
    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蒙古国却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进行了结合。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课件): 
    1
    、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
    2
    、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3
    、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1
    、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   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
    、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3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三)
        
    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那么,属于伊斯兰文化的中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这首《巴雅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课件出示图片: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x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图片)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我国x疆也有木卡姆,课件出示十二木卡姆演奏图片,欣赏x十二木卡姆片段并与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比较:前者是热烈奔放的风格。(结合拓展与探究第5题)
        
    最新信息提供: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荣列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纳入公约保护范畴,不仅是伟大民族的精神记忆,更能启迪和激发今人创造辉煌灿烂的未来。


    (四)
        
    同学们,你们知道千岛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
    出示课件)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故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音乐的最普遍和最著名的形式是gamelan(甘美兰), 包括metallophones 、鼓锣和钉fiddles 与竹、长笛一起被定调的打击乐器合奏。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Sing Sing So”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欣赏《星星索》并思考:(出示课件)
    1
    、全曲的结构如何?(师提示不同的伴奏音型)
    2
    、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3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1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B+A1,首尾是用星星索伴唱,中间是声。 
    2
    、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3
    、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提示学生可以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桨起落,一边用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节奏特点的认识)
      
    《星星索》和《哎哟,妈妈》(师哼唱主旋律)、《梭罗河》(课前播放)等被列为印尼民歌的代表曲目,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请大家来欣赏我国的女子国乐坊用民乐演奏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的《星星索》。 
        
    师:这是本堂课介绍的亚洲哪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歌曲呢?
        
    生:东南亚。
        
    师:很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够按照这张亚洲行政区域图总结一下本堂课欣赏的各个音乐文化区的代表乐曲和歌曲呢?
        
    生:东南亚           《星星索》                        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
            
    中亚             《巴雅提木卡姆》                  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             《四岁的红鬃马》《希望》《樱花》   “呼麦
            
    南亚             《欢迎》                          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同时出示课件)


    三、总结: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的表格内。

     

    教学反思:

    本课从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出发,本节课我采用:介绍——问题的提出——聆听——实践——讲解(介绍相关知识)——讨论——感受的方法来学习。在授课中简单介绍地理知识,风土人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课堂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显的有点枯燥,这里应该改进一下,再者我在清唱《星星索》做动作的时候应该渲染力再强一点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反思具体为:

    一、本课注重活动,在欣赏中间不断穿插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欣赏状态,取得了效益。

    二、请学生参与互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欣赏的情趣,激活了课堂气氛,产生了令人振奋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课件的作用,真正是恰到好处。课后调查表明,学生称本节课非常有新意,很喜欢这节课,并对本节课中的印尼民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欣赏课能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目标,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人文式”教学必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