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教案
常州市第三中学 尤静霞
[教材分析]
细胞分裂是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对于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体细胞的分裂可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其内部进行着复杂而旺盛的生理、生化活动,因此细胞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部分知识与必修2教材中有关遗传物质基础方面的知识有密切关系。另外,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等知识与必修2的“减数分裂”知识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本节内容也是学习第二节、第三节内容的必要准备知识。安排“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积极思维,深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本节设置了1个“边做边学”、1个“继续探究”、1个“拓展视野”以及3个相应的图群。“边做边学”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中可以通过先通过一段实况录像展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过程,以视频交流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相应的情景,便于学习者模仿,易于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正确掌握实验的技能,然后,由实验小组讨论操作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建议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最后展示小组实验成果。3个图群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教师可根据图的特点合理展示图片,有的可以课件方式展示,显示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1个“拓展视野”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使学生了解到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采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的模式生物的细胞周期,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性调控基因,因而共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获得成功是因为运用了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4.会利用相应的实验器材完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的实验。
5.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文,仔细分析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形态、数目与DNA含量的关系。
6.探索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的特点和细胞分裂的规律。
7.进一步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的本质。
[教学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位置和运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而又微观的过程。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是需要概念思维和表象思维参与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合理进行情景模拟,能让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进而降低问题的难度,渗透模拟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
[教具准备]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挂图,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录像带,自制教具染色体的复制及螺旋过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2.特点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1)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末期:染色体→染色质,新的核膜、核仁出现,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质一分为二,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四)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二、无丝分裂
(一)概念
(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