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生物>>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生物组每周一课(丁楚楚)
发布时间:2018-12-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生物组

4.jpg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并准确描述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2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并尝试构建物理和绘制数学模型

3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一个神奇的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分化至一个个体的形成。

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变化的?——先复制,再均分。

科学史材料分析】给出科学家实验探究背景材料,进而得出结论:细胞分裂确实主要是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一定数目和形状的变化规律性变化。

学生活动一请按照你的理解,给图中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排序。

(由学生排序结果说明细胞分裂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而引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图文结合分析各分裂期的特点,注意区别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

前期归纳:染色质——染色体、散乱分布,纺锤丝——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归纳:着丝点排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追问赤道板?

后期归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加倍,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向两极。

末期归纳:染色体——染色质,纺锤丝(体)消失,再现核膜和核仁,细胞板——细胞壁

进一步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动画,明确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学生活动二】尝试构建物理模型

利用提供的材料,构建某一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处于某一分裂期(前、中、后或末期)的模型。染色体用实物模型放置表示,其他结构在纸上画出。描述该时期细胞的主要特点。

完成后通过实物同屏进行交流,评价,教师最后总结。

学生活动三先归纳要点,后建数学模型

(1)请画出一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态、数目的变化的简图

(2)请填写一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目变化的表格

 

(3)请填写2n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目变化的表格

(4)请在坐标中绘制2n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等数目变化曲线

学生借助黑板上实物染色体的存在即时说出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衍生至2n条染色体的相关变化。完成表格中填写,再制变化曲线图,最后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归纳引出: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使亲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